3月5日至6日,2025年重庆市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工作会暨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研讨会在北碚区朝阳小学举行。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碚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及朝阳小学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县的300余名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会。
会议对2025年全市信息科技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并通过理论引领、经验分享、课例研讨三维联动,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科技教育创新路径。来自不同地区教研员、学校教师围绕编程教育区域路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构建、学科教研创新与实践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宝贵经验。
活动中,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咏梅从落实信息科技教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推进资源共享共建等四个关键方面,为全市信息科技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工作建议。北碚区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杨万长全面介绍了北碚区师资发展格局和育人链条,同时分享了北碚区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成熟经验和特色模式。北碚区朝阳小学校党总支书记赵铭详细阐述了学校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科技创新等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显著成绩,为创新人才培育提供了优质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各校信息科技课堂中使用的智能教学工具mlblock启智板已升级接入DeepSeek。“该设备升级后既可用于信息科技学科实验教学,也可在学生无平板、手机等设备情况下在非计算机教室与AI大模型一对一对话,开展人工智能+各学科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北碚区朝阳小学教师郑淇予告诉记者,升级后的mlblock启智板能为学生科创社团与比赛增加AI元素,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AI解决问题与创新思维能力。
上游新闻记者 吴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