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江门两会召开之后,江门各县(市、区)本周也纷纷召开两会,亮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记者观察发现,各县(市、区)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在5.5%至6%之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百千万工程”“扩内需稳外需”等不约而同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
根据今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江门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5%左右。部分县(市、区)设定的目标与江门市“看齐”,如江海区和开平市地区生产总值目标设定为5.5%;有的则设定更高目标,如鹤山市及新会区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目标设为6%。
鹤山市与新会区设定较高目标自有其“底气”。记者了解到,2024年鹤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30亿元,增长5.1%,增速位居江门首位;新会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063.73亿元,总量位居江门第一。
新会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点工作方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百千万工程”“扩内需稳外需”等方面成为各县(市、区)的努力方向。
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会区提出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尤其要提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大健康等若干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向海图强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同时集中精力,狠抓招商引资,锚定“招商引资提质年”,实施招商工作机制改革。
此外,江海区则提出聚焦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建强做优产业平台,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培育优质企业队伍,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平市则提出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持续建强产业平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鹤山市提出深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培育优质企业梯队、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鹤山加快镇村发展提能升级
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上,鹤山提出加快镇村发展提能升级,推动鹤城镇争创第3个全国千强镇,高质量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三大革命”。加快乡村产业现代化,打造“一镇一品”品牌,做强红茶、牛肉、花生、蓝龙虾等土特产。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工改工”改造,出让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整治低效工业用地6700亩。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所有落地项目的环保容量需求。
此外,新会区则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城乡风貌优化提升,扩面提质培育典型镇村,充分发挥合作共建优势,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活力,在深化实施“百千万工程”上当好排头兵;江海区则提出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着力推进富民兴村,精细提升城乡品质,推动绿美江海生态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平市则提出进一步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江海激发投资消费外贸潜能
“扩内需稳外需”也是今年各地关注的重点工作。
其中,鹤山市提出要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体育经济。加快友谊新材料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谋划储备,强化有效投资硬支撑。推动家电、印刷电路、摩托车等出口重点产业提质扩市场,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将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降低物流成本。
此外,新会区提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充分激活消费投资强劲引擎;江海区提出持续激发投资消费外贸潜能,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消费扩量升级,促进外贸量质齐升,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开平市提出进一步夯实扩内需稳外需基础,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千方百计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取得新成效。
文 | 记者 陈卓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