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美元市值蒸发背后,中国钻石市占率3年翻倍,外媒:扰乱市场

AI划重点 · 全文约1438字,阅读需5分钟

1.中国河南柘城县的人造钻石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80%,成为全球人造钻石产业的领导者。

2.由于消费者认知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国产钻石,导致西方钻石巨头如戴比尔斯的市场份额受到挑战。

3.然而,戴比尔斯试图通过压住印度市场、启用超模营销和强打“天然”牌来应对挑战,但效果不佳。

4.事实上,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63%的18-35岁群体认为国产钻石性价比高于品牌故事。

5.未来,人造钻石有望在珠宝市场占据更大份额,打破西方资本在钻石供需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全球钻石行业被一记重锤砸出裂缝。

英美资源集团宣布对戴比尔斯累计减记45亿美元,堆积如山的20亿美元库存、同比暴跌35%的抛光钻石价格、骤降20%的产量,将这个垄断全球钻石定价权130年的巨头逼至墙角。

其实此次危机早有伏笔。

戴比尔斯利润率从疫情前的12%断崖式下跌,至 2024年直接亏损2500万美元。波士顿咨询数据显示,全球钻石勘探预算萎缩至2007年的20%,但真正刺破西方钻石神话的,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中国河南柘城县车间里轰鸣的激光切割机,正以每天数万克拉的速度,将"克拉自由"写入全球消费史。

图片

过去在南非矿场被24小时武装看守的年代,钻石巨头们完成了一场教科书级营销:将碳元素结晶与爱情强行绑定、通过控制矿源制造稀缺假象(全球钻石实际储量高达25亿克拉)、邀请皇室明星站台,把珠宝变成“刚需”……这套”组合拳”让钻石价格百年间上涨300%。

直至河南柘城县的科学家们举起“科技平权”大旗——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将培育钻石的技术发展至全球领先地位。至2023年,河南省的人造钻石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80%,其中柘城县的年产量达到400万克拉,其中柘城年产400万克拉,足够给全欧洲新娘人手一颗“鸽子蛋”。

在此背景下,中国河南成功打破了西方资本在钻石供需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成为了国产钻石产业的关键基地,进而催生了一批专注于人造钻石领域的优秀企业。

"就像电动汽车冲击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我们正在重演历史。"源自柘城的中国品牌柘光钻石创始人举起一枚6克拉钻戒,火彩在灯光下炸开星芒:"戴比尔斯卖上百万的货,我们定价不超过10万。"

数据印证着这场“革命”—— 截至2024年9月底,柘光品牌官方网站上的咨询与预约总量达到20万人次,成功吸引了国内外超过90%的高净值客户关注。

京东、天猫等平台上线首月,成交额即破百万。

图片

上海陆家嘴阔太林女士的订单似乎为我们揭秘了消费“倒戈”的真相:"定制5克拉钻戒花了9.6万,戴出去都问是不是HW(海瑞温斯顿)。"她的凡尔赛带着精打细算:"省下的钱够买爱马仕配货了。"

据柘光专属顾问透露,类似林女士的预定5克拉以上的订单排期已到三个月后,北上广深客户占比80%,甚至出现美国、沙特买家通过中国亲友"代购"的现象。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随着时代的演进,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的趋势。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出发,他们逐渐认识到钻石所宣称的稀缺性并非绝对事实,并且明确区分了钻石的物理硬度与爱情或婚姻稳定性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

“现在给太太送钻石,得先解释清楚是‘国产的’还是‘引进的’。”上海互联网高管郝先生的玩笑话,折射出消费认知的转变。他定制的5.65克拉柘光钻戒,在太太闺蜜圈引发的震动不亚于天然钻:“她们都夸我开窍了,这次选的柘光钻石比之前的天然钻更适合我太太日常的新中式穿搭。专属顾问推荐的款式加上18k白色k金戒托更是点睛之笔,都在找我太太问购买渠道。”

图片

然而面对西方钻石吸引力减弱的情况戴比尔斯并非坐以待毙,但似乎并无实际作用。其包括压住印度市场、启用超模营销、强打“天然”牌的"价值复兴计划"三步棋却成了行业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现在年轻人拿着手机比价三分钟,就能看穿百年品牌溢价。"珠宝行业分析师指出。柘光客户数据显示,68%消费者会同时比价三大国际品牌,90%因"同质价优"倒戈国产。

更致命的打击来自认知革命——美国珠宝协会调研显示,63%的18-35岁群体认为"性价比高于品牌故事",而这正是中国钻石市占率从6.7%飙升至13.8%的底层逻辑。

图片

130年前,戴比尔斯用"钻石即永恒"捆绑爱情;130年后,中国智造用"钻石即选择"重新定义价值。在柘光钻石京东官方店下的某条评论获得最高点赞:"以前觉得买大钻戒是交智商税,现在发现,真正的智慧是花1/10价格买到更好的。"

或许这就是消费文明的终极隐喻:当钻石走下神坛,闪耀的不再是营销神话,而是人类用科技击碎稀缺性谎言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