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元顺安基金为新任基金经理陈铭杰发行了一只亏损3成的基金,引发关注。
2.陈铭杰此前仅管理过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一只基金,任职期间净值下跌近三成。
3.然而,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由周博洋管理,去年以36.39%的成绩成为公募基金收益率倒数第一名,持仓以小盘股为主。
4.由于小盘股策略在基金规模较大时难以维持,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近半年收益率仍远落后于同类平均水平。
5.金元顺安基金近期面临规模缩水,为新任基金经理李锐提供练手机会。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沈墨
最近网上有句话很火: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如果你深入了解过一些小型公募基金,可能会对这句话感受更深。
比如2月25日,金元顺安基金的新产品——“金元顺安鑫怡混合发起式”正式对外发售。
按理来说,公募基金选择新发一只基金时,为了促进销量,大都会选择一些有经验、业绩良好的基金经理。然而,金元顺安基金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一位任职回报亏了3成的基金经理发行新基金。
这种操作思路,正常人肯定有点难理解,对不对?
01 为亏损基金经理发基金?
根据公开信息,金元顺安新发的这只新基金,基金经理为陈铭杰,是复旦大学生物科学学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16年6月加入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等,2023年10月27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之所以专门拿这只新基金说事,是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公募基金选择发行新基金时,一般会选择前期业绩比较好的基金经理来管理。可是陈铭杰本人并没有良好的业绩,之前只管理过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这一只基金。任职期间,还亏损了近三成。
陈铭杰管理过的基金收益表现,来源:天天基金
可以说,陈铭杰本人除了学历出众以外,实在找不到太多亮点可言。退一步讲,学历高也不意味着能管理好基金,金元顺安基金管理层的这一招,有点难懂。
我们先来看看,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在陈铭杰的管理下,净值为何下跌如此凶狠。
首先,在行业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反而“逆势”持有相关股票,是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净值不断下跌的重要原因。
就拿爱美客来说,这只股票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大牛股,净利润从2019年的2.98亿元上涨至2023年的18.55亿元,增速常年在30%以上,时不时还来个翻倍增长。
然而,爱美客的业绩增长过于依赖“嗨体”系列产品。去年7月,华熙生物推出的竞品“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获批上市,打破了爱美客独占嗨体市场的局面,引发了资本市场对爱美客业绩下滑的担忧。去年前三季度,爱美客的净利润只增长了11.97%,已经过了高增速时代。但是在去年第三季度,爱美客依旧是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的第二大重仓股。
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去年长期持有的迈瑞医疗也有类似的问题。2023年下半年,医药反腐力度空前,加上地方政府财政短期遇到困难,医院招标普遍延期,迈瑞医疗的利润增速也从往年的20%以上下降到了个位数。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迈瑞医疗却经常出现在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的前十大持仓股中。
迈瑞医疗股价走势,来源:Wind
《聪明投基者》还发现,金元顺安医疗健康混合的换手率非常高,每个季度的前十大持仓股,跟前一个季度都有很大不同。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对于医疗这种基本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的行业来说,持仓变化是否有必要这般频繁?如此频繁地调整持仓,是否会导致错过本来的板块轮动机会?
可见,陈铭杰身为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似乎连本行业的股票运作规律都还没搞明白。就是这样一位基金经理,却被金元顺安基金聘任为非行业主题的基金经理,意味着他还要从更多行业中去挖掘优质股票。怎么看,这也不像一个靠谱的用人策略。
02 为何迷恋小盘股?
金元顺安的问题还不止于用人策略,旗下不少产品的运作策略,也让人疑惑。
比如由周博洋管理的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去年以36.39%的成绩成为公募基金收益率倒数第一名。
纵观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去年的持仓,有着明显的小盘股风格,像欧亚集团、保税科技、麒盛科技、桂发祥、渤海轮渡等股票,市值都低于50亿元。
去年以来,由于流动性较差、市场风格切换以及监管趋严等原因,小盘股经历了一轮杀跌,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所重仓的这些小盘股,大多数表现并不好,成为其净值走低的重要原因。
而且,《聪明投基者》发现,在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前十大持仓股中出现的小盘股,不少与市场热点并不存在什么关联,并且业绩表现着实一般。既然踏不上风口,也不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周博洋为何会买这些股票?
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去年2季度持仓,来源:Wind
《聪明投基者》还发现,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的持仓调整尤为频繁,基本上每个季度的持仓都和上一个季度大不一样。
其实,一般基金经理所熟悉的行业是相对有限的,优秀的基金经理也基本只会在自己熟悉的几个行业中挖掘优质股票。如此频繁地调仓,看起来像一位刚学会炒股的新手所为,不像一位成熟基金经理该有的水平。
周博场投资经理指数表现,来源:Wind
03 让领导练手
其实,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也曾有光辉的时候。2023年,这只基金曾取得了年化28.6%的好成绩,当年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1.38%,这让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一度名声大噪。
由于出色的业绩表现,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的规模在短时间出现了暴涨。2023年第一季度时,该基金的管理规模只有0.44亿元,到了当年年底,该基金规模上涨至38.57亿元。
至此,对于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2024年表现不佳的原因,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重仓小盘股之外,我们似乎找到了另一个原因:在基金规模较小时,它可以灵活买卖小盘股,通过择时的手段获取波段收益。但是在基金规模大了以后,这一策略明显不灵了,因为小盘股的流动性很难满足大规模基金的交易需求。
周博洋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去年四季度,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的主要持仓中加入了川投能源、紫金矿业、中国广核、贵州茅台、迈瑞医疗等大盘股。只是,从最近半年的表现看,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的收益率仍然远落后于同类平均水平。
金元顺安优质精选混合阶段收益表现,来源:天天基金
根据公开资料,金元顺安基金成立于2006年11月,成立近二十年,管理规模仅为300亿元出头,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确实是成长慢了一些。而且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金元顺安基金发行产品的速度明显放缓了,每年新发基金的规模在2亿~3亿元,结合较大规模的份额赎回,金元顺安基金想维持目前的规模已是相当困难。
截至去年年底,金元顺安基金的全部管理规模为327.94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92.31亿元,环比2024年三季度末分别减少11.43%、26.43%,而且近期金元顺安行业精选还遭遇了巨额赎回,这对于管理规模本就不大的金元顺安基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这也是目前小型公募基金艰难生存的真实写照,尤其对于金元顺安基金这类有着小盘股风格的基金来说,情况会更加艰难。因为靠小盘股做业绩博得眼球,能短期吸引一些资金,但基金规模做大后,便难以维持原有的策略,导致投资回报率不佳,进而引发资金撤离。
有意思的是,3月1日,金元顺安宣布,金元顺安鑫怡混合发起式募集结束,共募集1100万元。又过了几天,公司发布公告称,此基金增加了一个基金经理,李锐。
资料显示,李锐曾任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理财部总经理,中国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助理,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IT人员。2016年6月,加入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25年03月4日,担任金元顺安鑫怡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原来,这只新基金,是给没当过基金经理的领导练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