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催生“采菇热” 医生提醒:千万别做“菇勇者”!

连日来,绵绵春雨浸润桂北大地,河池市郊山林间悄然掀起一阵“采菇热”。随着气温回升、湿度饱和,野生菌类在枯木腐叶间竞相萌发,吸引众多市民提篮挎袋进山寻鲜。

图片

宜州区同德乡的韦女士是这场“采菇热”中的积极参与者。早上巡山仅两小时,她就满载而归,半竹篓的野生菌鲜嫩欲滴,还沾着晶莹的水珠,诱人至极。韦女士笑着告诉记者:“这种天气,蘑菇长得特别旺,昨天刚采过的地方,今天又发现新冒出来的,真的采不完!”

图片

更有甚者,半夜就出门,挎着篮子,悄悄地走向山林或田野。“半夜采蘑菇,挺刺激的!”市民卢现妮女士兴致勃勃地分享着她的采菇经历。她说,半夜的山林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自己的脚步声。每当发现一朵肥美的蘑菇时,那种惊喜和满足感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图片

图片

3月1日,在宜州区德胜镇榄树村罗村屯油菜花田埂边,市民黄章淇正带着8岁儿子蹲身寻觅。“孩子的周末作业是‘找春天’,这蘑菇就是最好的‘自然课’。”他们一边采摘蘑菇,一边观察着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收获了各式各样的野生菌,总重量有五六斤。晚上,黄章淇一家杀了土鸡,用采来的蘑菇炖成了美味佳肴。

在朋友圈里,野生菌话题成了市民们热议的焦点。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蘑菇宴”照片,土鸡汤炖菌子、腊肉炒菌……一道道时令菜式令人垂涎三尺。市民李先生调侃道:“我家散养的土鸡要半年才能上桌,可这雨后的蘑菇三天就能采一茬,家里土鸡下锅的速度都追不上它冒头的节奏!”

图片

然而,在享受采菇乐趣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河池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林峰告诉记者,每年到这个季节,都会出现一些市民因为误食毒蘑菇而住院的情况,轻则呕吐、腹泻,重则出现脏器功能损伤、精神异常等症状,其他地区也出现过死亡的病例。

“由于野生菌种类较多,目前记载的有毒菌类就已超500种,有些菌类颜色看似正常,但其实也有毒素,有些甚至专业人士都很难区分。因此针对‘野生菌’,建议市民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若误食有毒菌类,一定要立即就医。”林峰补充道。

错误烹饪野生菌或误食毒菌

很可能带来致命危险

看下面一组图

教你辨别有毒菌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河池市融媒体中心 图源:央视新闻、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