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官方公布的2024年财政赤字率为3%,而IMF基于国际统计口径计算2023年赤字率高达8.8%。差异源于统计范围不同:中国仅公开一般公共预算赤字,IMF则纳入政府性基金、社保收支及地方隐性债务(估算约GDP的2%)。统计口径成为关键分歧,导致中国赤字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高位。
财政赤字与GDP的比率,有助于衡量长期财政可持续性。
总理工作报告指出,我们的财政赤字率从去年的3%上升至今年的4%。
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3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2023年其计算的我国财政赤字率高达8.8%。
我们的财政赤字率到底是3%还是8.8%?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财政统计口径。
我们在财政统计上,许多数据的口径与国际统计口径和经济学中的财政收支定义并不一致。
经济学上、IMF等国际机构和绝大多数国家,财政收入、支出、赤字、债务,均为全口径数据,即只要是政府获得的税收、债务、支出,均包括在公共财政的资产负债表中。
例如,美国的财政收入统计报表中,直接包含税收、社会保险税(类似我国的社保和医保)、政府获得的非税收入(类似我国的非税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弥补收支缺口的公共债务。美国政府的公共债务,不仅包括国债,还包括地方公共事业债务,例如公立学校、医院、政府管理的基础设施的债务。美国2023年政府债务总额为36.06万亿美元,2024年增加到38.5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为35.46万亿美元,地方和公用事业债为3.08万亿美元。
但中国的财政收支口径与经济学定义及大多数国家不同。
在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财政部将国家的公共财政收入分解为四个部分披露: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财政部和我们的媒体提到的财政赤字,去年的3%,2025年的4%,其实特指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赤字。这个报告在一般公共预算一项中载明,2024年赤字40600亿元,对应135万亿GDP,赤字率为3%。
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我们的政府基金收入,大家熟知的,是卖地收入。其实还有其他收入,比如铁路建设基金、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新菜地开发基金、公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除了卖地收入,其他的基金收入,其实就是一种称之为基金的税收收入。在我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报告中,卖地收入就是政府预算中的一部分。
2024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62090.4亿元,支出101477.82亿元,赤字39387亿元。
三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大多数国家都有国有企业,比如美国的财政收入中,在业务和其他收入中,包含国有企业利润收入细分项。
我们的国有经济庞大,2024年国企利润总额为43505万亿元。但上交给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只有6782.88万亿元,其中又有3128.86亿元以各种方式支出到国有企业,实际上能补充到政府用于其他支出的,只有3654.02亿元,这也是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盈余。
四是社会保险基金收支。
在其他国家,社保、医保一般称为社保税。例如,美国2024年社保税收入为1.76万亿美元。
我们在财政部每月公布的财政收支数据中,只公布预算收支和政府基金收支。社保费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医保费由国家医保局公布。财政部在每年的预算执行情况中会列出这一项。
202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含社保与医保)收入118944.7亿元,支出106061.28亿元,收支盈余12883.42亿元。
五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隐性收支。
全国各地有三千多家发债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它们实际上在履行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投资功能。但有意思的是,为了规避债务限额,也是为了规避国际评级机构的政府杠杆率的红线,我们的财政收支数据中,从来不公布投融资平台的收入、支出和债务。但非常明确的是,我们最近10年三番五次提化债,去年提出5年10万亿地方债化债,就是利用公开的长期、低息政府债,置换短期、高息地方隐性债务。
至今没有任何机构或学者有能力研究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收入和支出。但其收支差,确信存在巨大的赤字。根据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隐性债务规模大约在65万亿至70万亿之间。
通过我们对中国特有的财政收支口径的解析,我们可发现,实际上中国的财政赤字率有三个口径:
一是财政部公布的预算内财政赤字率,2024年为3%。
二是能查找到的有公开数据的不含地方隐性债务的全口径财政赤字率,包括预算内资金赤字、基金赤字和社保、医保收支赤字。2023年为5.8%,2024年为6.8%。
三是包含地方隐性债务的更广泛的财政赤字率。这是国际统计口径的赤字率,它是所有公共收入与支出差。2023年IMF计算的为8.8%。
从第三个口径赤字率与第二个口径赤字率之差,我们可以推算出,IMF计算中国财政赤字率时,估算的地方投融资平台2023年新增的隐性债务为GDP的2%,大约2.6万亿元。
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大体处于什么水平?
财政赤字与 GDP的比率,有助于衡量长期财政可持续性。
IMF计算的全球财政赤字从2020年占GDP的11.7%下降到2022年的4.4%。其中,发达经济体为8.5%,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经济体占GDP的6.9%,美国为6.1%,日本为5.8%,中国官方预算内赤字率为3%,全口径赤字率为8.8%。
如果用我们预算内3%的赤字率比较,我们的赤字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但我们知道,3%口径的赤字率与IMF计算的全球和其他地区的赤字率口径要小很多。IMF按统一口径计算的我们的赤字率,2023年为8.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