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开放团组丨工业增加值迈进“万亿俱乐部” 今年内蒙古还有3个新目标

 
 

6日下午,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13个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

在内蒙古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从发展速度、产业增长、经济总量等角度细数内蒙古这几年的发展成效,也对今年发展目标做出规划,将在绿色能源、食品、算力等方面进行布局。

 

具体数据说成效

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但这几年内蒙古树立了雄心壮志,锚定创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扬起来了。

  • 从发展速度看,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这个增幅位居全国第三;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实现了13.6%的增长,位居全国第二。
  •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增长5.6%、7%。这两个增幅都位居全国第五。
  • 从经济总量来看,去年全区经济总量已突破2.6万亿,在全国排名上升一位,到了第20位,进入了中游,这也是自治区时隔五年重回全国中游。

同时内蒙古工业增加值迈进了“万亿俱乐部”,全国排名进位三位,已进入到全国第14位。

在产业发展中,内蒙古特色产业——乳业稀土新材料以及现代煤化工入选了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保持良好势头 内蒙古发展有了新目标

  • 今年谋划了重大项目行动,又推出了助企行动以及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力争在去年固定资产投资9000多亿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亿,朝着1万亿的目标迈进。
  • 保大局有了新作为。内蒙古是能源大区,也是粮食大区,所以总书记赋予了内蒙古建设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好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大局也有了新内涵、新要求,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有新担当、新作为。
  1. 越来越多的省份用上来自内蒙古的绿色能源。一说到内蒙古,大家就会想到煤和电,确实这些年在传统能源领域,为了保国家能源安全,煤和电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内蒙古的煤炭保供量、电力外送量始终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它不仅是传统能源大区,还是新能源大区和绿色能源大区。去年生产绿超2000亿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省域特高压绿电交易,和5个省份建立了绿电外送交易合作,交易规模762亿度,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前两个月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送入首都的绿电超过10亿度,粗算一下,相当于30万户一年的用电量。同时还积极布局绿色氢、氨、醇产业,把发绿电延伸为绿氢、绿氨、绿醇,实现一电变三绿。将来会有更多地方,不仅有来自内蒙古的绿电,还有来自内蒙古的绿氢、绿氨、绿醇等绿色能源。
  2. 越来越多人吃上来自内蒙古的绿色食品。内蒙古是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去年粮食产量突破800亿斤,位居全国第六位,但粮食增量位居全国第三位。同时牛羊肉和牛奶产量始终位居全国第一。如今内蒙古不仅是粮食大区,畜牧业大区,更是绿色农畜产品大区,除了内蒙古粮食、牛羊肉和奶不断运往区外供应全国,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赤峰小米、巴彦淖尔黄柿子、阿尔巴斯羊肉、科尔沁牛肉、阿拉善驼奶等,一批又一批优质绿色食品走上了人们的餐桌。总台《舌尖上的中国》中,内蒙古涮羊肉、烤全羊、奶豆腐、手把肉、奶茶都曾亮相。
  3. 越来越多企业用上来自内蒙古的绿色算力,内蒙古是国家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的集群之一。去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算力总规模已达9.4万P,其中智算规模8.7万P,这个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内蒙古数据中心绿电的使用比例已超80%。比如年轻朋友们非常喜爱的《黑神话:悟空》游戏,算力支撑之一就是呼和浩特的绿色算力。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