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源汇:大棚结出“金果果” 小番茄成就大“柿”业

央广网漯河3月7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3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刚踏入园内就被扑面而来的田园气息紧紧包裹。在入园处的一座大棚内,记者看到整齐划一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架上,一个个红彤彤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圆润饱满、长势喜人,农户们手提篮子,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图片

大棚内西红柿丰收景象(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摄)

据了解,宋庄村普罗旺斯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几年前宋庄村村委会提出引进这一新品种时,不少村民心存疑虑。为打消村民的顾虑,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联合农业专家,多次举办种植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科学种植方法,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滴灌、温控等现代农业设备,为西红柿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宋庄村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种植逐渐走上正轨。

图片

工人们对西红柿进行装箱、称重、打包(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摄)

如今,宋庄村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宋庄村产业园共建大棚50座,已达170亩,预计总产量可达40吨。凭借优良的品质,这些西红柿不仅在漯河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还借助电商平台的东风,远销周边省市,成为宋庄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小小的西红柿,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宋庄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在种植和采摘旺季,宋庄村吸纳了周边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据统计,仅西红柿产业一项,就为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说,下一步,宋庄村将持续扩大西红柿的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西红柿深加工产业,开发番茄酱、番茄汁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集采摘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宋庄村的乡村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宋庄,品尝美味西红柿,领略乡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