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90后团队Monica开发的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 Manus刷屏科技圈,展示出强大的通用性和执行能力。
2.Manus在权威GAIA基准测试中创下新纪录,性能远超OpenAI的同类产品。
3.Monica团队表示,Manus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离正式版中想交付给大家的体验还差很远。
4.由于此,Monica创始人肖弘表示对未能体验到Manus的用户表示歉意,并表示团队将努力改进。
5.目前,Monica的用户已达1000万,是海外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董文
编辑|李薇
一夜之间,一个陌生的单词“Manus”,刷屏全球科技圈。
从北京西二旗到美国硅谷,都在求Manus的邀请码。
这个Manus到底是何方神圣?
它是一个名为Monica的AI团队开发的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也就是自主智能体。Manus这个词源于拉丁语“手”。
什么是智能体?Manus怎么就惊艳到了AI界?
3月6日凌晨,Monica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季逸超用一段4分47秒的视频,展示了Manus——
Manus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执行能力。
Monica还放出了多个案例,展示Manus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能力,包括个性化旅行规划、股票分析、教育课程开发、保险政策比较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Manus在权威的GAIA基准测试中创下新纪录,性能远超OpenAI的同类产品。
和DeepSeek一样,这次震惊全球科技界的依然是来自中国的创业团队,创始团队也非常年轻,都是90后。
Monica关联公司为北京红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由Butterfly Effect(Hong Kong)Limited全资持股。
这个年轻的团队,显然没预料到自己能这么爆红。
3月6日,Manus合伙人张涛发表了一份对外声明,对未能体验到Manus的用户表示歉意,并表示,“过去的17个小时对于团队来说无异于一场充满了各种意外的冒险。我们完全低估了大家的热情。”
Manus团队解释,服务器资源完全是按照行业里发一个demo的水平来准备的,根本不曾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并称Manus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离正式版中想交付给大家的体验还差很远。
智能体真的来了
百度百科对智能体的解释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代理体。它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一个系统,具备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
智能体通过感知环境中的变化(如通过传感器或数据输入),根据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和算法进行判断和决策,进而执行动作以影响环境或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演示视频中,Manus非常具象地解释了什么是智能体:
它可以从15份简历中,筛选出适合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职位的人选,展现出了像人类实习生的一面,手动解压缩文件,并逐页浏览每一份简历,同时记录其中的重要信息。
它也可以化身房产中介,在纽约按照用户对社区环境、低犯罪率、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收入等要求,整合所有收集的信息,撰写详细房产调研报告,比专业的房地产经纪更省心周全。
它还可以是专业的股票分析师,根据需求分析过去三年中英伟达、迈威尔科技和台积电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最终通过数据可视化图表,向用户反馈其中的因果关系。
由此可见,从日常办公的繁琐巨量到金融投资的精密决策,从医疗行业的精准诊断到教育场景的个性化辅导,从制造业的高效生产到数据安全,智能体将无处不在。
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发布的报告指出,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8%。
在2025年CES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也表示,AI智能体将是下一个巨大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万亿美元的商机。谷歌、微软等巨头们的最新动作也指向了AI智能体,纷纷宣布推出AI智能体产品服务:
微软推出了全新、专用的AI智能体Microsoft 365 Copilot;OpenAI一款代号为“Operator”的AI智能体,可以代表人类执行任务,包括编码、预订旅行和线上购物等;国内百度、腾讯、阿里等均已面向B端企业用户,提供了AI智能体创建平台。
银河证券将AI应用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聊天机器人/Chatbot时代(2023-2024年);消费者和企业AI智能体时代(2025-2026年);AI员工和消费级机器人时代(2027-2028年)。可预见,今年将是AI智能体井喷之年。
90后创业者组团
能做出出圈的Manus,Monica团队是一群怎样的精英?
Monica创始人肖弘,1992年出生在江西一个小镇,从小就热爱计算机,是当地有名的“电脑天才”,并热衷于使用软件并在博客上发表评测类文章。
高中毕业后,肖弘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工程专业,在大三的时候就成功开发了华科版微信校内漂流瓶和微信上墙等功能,迅速走红校内外。
Monica并不是肖弘的第一创业。2015年大学毕业后,肖弘创立了夜莺科技,获得来自腾讯、真格基金等知名产业基金和投资机构数亿元投资,旗下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两款产品拥有200万B端客户。
2022年,随着AI大模型浪潮的兴起,肖弘创立蝴蝶效应公司,并推出了号称All-in-One的AI助手产品Monica。
Monica最初以浏览器插件的形式推出,通过集成主流大模型,提供聊天、翻译、文案处理等功能,但初期主要针对海外市场。
目前Monica的用户已达1000万,是海外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但Monica在国内一直低调,直到今年2月份中文版才开启内测,免费向国内用户开放。
肖弘曾在采访中表示他推崇的企业家是段永平,段永平做人做事要“本分”的信条,是他在创业过程中信守的规则和边界。
此外,Manus发布视频中的季逸超,也是一位90后程序员、创业者,同样出生于1992年。
公开资料显示,季逸超出生于1992年,小学二年级之前在美国生活过几年,后随家人回到北京,大学就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
2011年9月,季逸超夺得“Macworld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特等奖。2012年3月,年仅20岁的季逸超成为《福布斯》“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中最年轻的一位。
高中期间季逸超就开始了创业,开发上市了7个软件,最便宜的一个也卖出了300美元。他因独立开发“猛犸”浏览器,从而创办了Peak Labs并获得徐小平和红杉资本的投资。
季逸超还开发了智能搜索引擎Magi,创建过一个名为Steiner的推理模型,用以复现OpenAI o1。
Monica AI合伙人张涛也有丰富的科技公司工作经历,早期在腾讯、豌豆荚担任产品经理,后加入字节,是飞书Lark海外产品负责人。当AI来袭时,张涛还曾加入王慧文创立的光年之外。
在强大的技术型创始团队带领下,Manus的出圈就不难理解了。
这次Manus的刷屏出圈也再次展示了中国90后创业者的能量。下一个90后的科技爆品或者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