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A股和港股联袂大涨,恒生科技指数创下三年新高,恒生指数上涨3.29%。
2.投资者张先生借助基金布局港股市场,2023年8月开始买恒生科技基金,至今收益翻倍。
3.由于科技股大涨,A股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板块,港股则是科技互联网巨头带领的恒生科技指数。
4.与此同时,恒生科技基金投资收益翻倍,底部抬升与转型牛基础确认主战场就在科技。
5.专家表示,今年科技股行情已经启动,有望贯穿全年,市场风格将更加多元化。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经历了2月底的下跌,杭州投资者张先生迅速将股票、基金的仓位降到五成。本周连续大涨后,张先生再次降低了仓位,“踏空还是逃顶,要到后面才知道。”
3月6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甘居鹏 摄
昨日,A股稳步上攻,科技股全线爆发,沪指上涨1.17%报收3381.10点,深证成指上涨1.77%,创业板指上涨2.02%。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3.29%报收24410.93点,创下三年新高,其中腾讯控股上涨6.77%创下三年半新高。
截至今日午间发稿前,沪指上涨0.01%,恒生指数上涨0.58%。
都说“三根阳线改变信仰”,本周新一轮行情就这样,连续上涨的三天,在股民犹豫、踏空与追涨中展开。
港股创三年新高
恒生科技基金投资收益翻倍
昨日,看到阿里巴巴涨到140港元以上,李女士感到十分懊悔,在2月初,她以92港元的价格卖掉了。
此前,李女士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将近三年,一路跌下来扛不住了,“割肉就这种下场,哪怕多拿几天也完全不一样。”
在李女士卖出阿里巴巴股票四天后,胡先生以104港元的价格买入,至今已赚35%左右。胡先生习惯于短线操作,也因此经常错过牛股,“比如有一只股票,连续几天没有赚钱我就卖掉了,结果今天大涨了20%左右。”
今年开年以来,阿里巴巴上涨幅度超过60%,与此同时,恒生指数涨超20%,掀起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
与李女士、胡先生直接买股票不同,张先生是借助基金布局港股市场,2023年8月开始买恒生科技基金,还同步买入中概互联网基金。一年多的时间里,恒生科技震荡下跌,张先生丝毫不怕,不断补仓将成本拉低,到今年2月底已经翻了两倍。
“现在恒生科技只剩一成仓位,中概互联网也减仓了,落袋为安,再寻找其他机会。”张先生说。
去年以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多次公开表示,A股和港股经过三年多的调整之后,已经跌到了历史低位的一个估值,将迎来修复行情。“欧美股市经过多年的上涨位置已经比较高了,特别是美股估值上产生了比较大的泡沫,一部分资本开始获利了结,流入到A股和港股等新兴市场。”杨德龙对记者说,今年带动股市上涨的无疑是科技股,A股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板块,港股则是科技互联网巨头带领的恒生科技指数。
底部抬升与转型牛基础确认
主战场就在科技
今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保持震荡攀升走势,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板块出现了显著的赚钱效应。昨日A股大涨,AI智能体、算力、云游戏等科技板块涨幅靠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还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这也是“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国泰君安研报称,决策层扭转经济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积极部署,是2025年中国股指底部抬升与转型牛的基础。中国科技的突破标志着商业机会和产业趋势得以出现、社会资本开始活跃,因此2025年投资主战场明确,机会在科技。
中信证券则认为,随着政策在三大领域的推进和发力,信心修复将从科技领域逐步扩散到经济领域。新核心资产在扩容,同时传统赛道龙头当中约有30%的公司陆续出现经营拐点,中国的核心资产有望迎来春天。
“今年科技股的行情已经启动,而且有望贯穿全年。开年科技股一枝独秀,其他板块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表现,我认为今年还是会有板块轮动的效应,市场的风格会更加多元化。”杨德龙表示,在科技股上赚钱的投资者可能会考虑一部分变现,去买还没涨起来的白马股,这样的话牛市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