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山东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水文化学会正式成立

3月7日,由山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山东省水利厅业务主管的山东省水文化学会正式成立,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市珍珠泉宾馆召开。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山东在水文化研究传承、科教传播等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学会旨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搭建专业权威平台,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山东广博深厚的水文化,为推动山东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文化支撑。

图片

山东,自古以来就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水文化积淀深厚。从大运河的千年漕运到黄河入海的壮阔波澜,从微山湖的渔舟唱晚到泉城济南的七十二名泉,水不仅塑造了齐鲁大地的地理风貌,还浸润着山东人民的精神品格。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水利事业发展,锚定“四水统筹”总体目标,落实“六水共治”发展思路,在写好“水文章”方面,始终“走在前,挑大梁”。为加强水文化建设,山东将“文化铸水”作为“六水共治”重要原则之一,积极推进水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此次山东省水文化学会的成立,既是落实相关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开启了山东水文化蓬勃发展的新征程。

会议现场,中国水利政研会秘书长殷万维、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魏来、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尹学辉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发表讲话并为学会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要求,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正平主持会议。近三百名学会会员代表、专家学者、媒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水文化学会章程(草案)》《山东省水文化学会会费收取标准及使用管理办法(草案)》《山东省水文化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草案)》等文件,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监事等成员。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众多央企、省属国企以及全省16个市水利部门等正式成为学会会员,奠定了学会专业权威的资源基础。

未来,学会将以山东水文化为核心研究对象,涵盖水历史、水生态、水工程、水经济、水治理、水教育、水民俗、水艺术等领域,力争成为水文化研究的“思想库”、水生态文明的“传播员”、水工程建设的“赋能者”、水治理创新的“智囊团”。学会将汇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全面加强山东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赋能,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记者:李焜染 编辑:周全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