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奋斗故事】致敬天全“她”力量(三)

图片


图片

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

——天全县2025年“庆三八”

“她的奋斗故事”网络展播(三


01

微光成炬,温暖社区

——天全县城厢镇慈朗社区

妇联主席 杜德会



图片

在天全县城厢镇慈朗社区,杜德会以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篇章。身为社区常职干部、妇联主席及镇人大代表,她宛如星辰,照亮社区,温暖居民。

       

杜德会热爱生活,积极投身 “舞龙舞狮”“牛儿灯” 等传统非遗活动。活动现场,她与团队配合默契,手中道具灵动如生,尽显传统魅力。她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在她带动下,社区参与非遗活动的居民日益增多,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关爱留守儿童是杜德会社区工作的重点。她深知这些孩子成长中缺父母陪伴,易感孤独。为此,她常走访慰问,每年组织多次活动,送学习用品、衣物和食品。她更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定期谈心,给予鼓励。经她关怀,不少留守儿童重拾自信快乐,成绩显著提升。

       

为提升社区妇女就业技能,杜德会积极组织插花、月嫂、厨师等培训。她联系专业机构与老师,亲自组织管理。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30余场,培训400余人次。众多妇女借此掌握技能,实现就业增收,家庭经济改善,对她满怀感激。

       

作为慈朗寺义工,春节、庙会、腊八节等传统节日,杜德会都奋战在志愿服务一线。春节,她参与安全巡查,排查隐患;庙会,她维持秩序,引导游客;腊八节,她早起煮粥施粥,传递关爱。

       

对于辖区高龄老人,杜德会同样悉心照料。针对老人行动不便的困难,她组织志愿者开展保洁上楼、心灵陪伴服务,定期上门打扫、陪老人聊天。围绕“慈朗雨花敬老食堂”,她制定送餐计划,安排路线,累计送餐300余人次,让残疾、高龄等行动不便者吃上热乎饭菜,居民纷纷称赞她为“贴心人”。

       

自2016年当选东城村妇联主席,到连任慈朗社区妇联主席的9年基层服务里,杜德会参与志愿服务超2000小时,服务居民达万人次。她以行动诠释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在她影响下,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相信在她带领下,慈朗社区将充满更多温暖与希望,她的事迹也将激励更多人奉献社会 。


02

以童梦、巾帼、文脉

绘乡村服务暖心答卷

 ——天全县仁义镇红岩村文化室

管理员 肖文杰



图片

肖文杰,1987年12月出生,201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16年8月起担任天全县仁义镇红岩村文化室管理员。多年来,她在村内积极组织开展超300场文艺文化活动,涵盖中秋节关爱留守活动、儿童骑行安全活动、诗词朗诵比赛等,还参与县里各类演出及比赛,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因工作表现突出,屡获表彰。2017年、2018年被县文旅局评为文化室优秀管理员,2019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化旅游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被四川省文旅厅评为四川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2024年被雅安市文化馆评为优秀志愿者—功勋志愿者。

       

童梦护航:儿童关爱与成长培优计划

       

面对红岩村严峻的“三留守”状况,村文化室积极作为,联合雅安市普乐同行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精心打造并推行“24节气自然美育课程”留守儿童关爱项目。定期为当地留守儿童和特需儿童开展儿童美育活动,活动影响力辐射至相邻两个村庄,在2023至2024年间,累计使约1000名儿童从中受益。同时,积极争取中国女童保护基金会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防侵害专题活动,全方位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巾帼绽彩:妇女发展与能力进阶工程

      

一是就业创业扶持。成功引入社会组织公益项目,为留守妇女开展创就业能力培训提升服务,顺势成立“乡里织慧”编织工作坊。借助文化室配备的先进远程学习硬件设备,妇女们在线学习并创作了独具本村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编织作品,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创收。2023年底,组织约100余名妇女参与四川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的“恒爱行动”,为新疆困境儿童捐赠300余件爱心毛衣。二是教育与心理关怀。特别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雅安市名师关爱团副秘书长曹正林老师,为村里留守妇女开展“亲子教育方法”培训,在疫情期间,也不间断开展线上情绪疏导培训课程,帮助留守妇女更好地应对生活与心理挑战。

       

文脉传承:文化复兴与活力焕新行动

      

 一是传统文化复兴。自2023年起,携手香港社区伙伴公益组织,开启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项目活动。成功恢复并开展“炒虫”“开秧门”“尝新米”等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仪式活动,并在2024年持续研讨总结,致力于让宝贵的传统文化和手艺不断精进与创新。二是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邀请村民参与活动策划,鼓励其在文化活动中踊跃发言,搭建起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通过发挥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使得红岩村文化室平均每日错时开放5小时左右,日均接待服务村民20人次,每年累计服务群众人数达6000人左右,成为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03

登高精神永驻

奉献永不止步

——中铁十一局CZ铁路4标

一工区办公室主任杨中腊



图片

有一种精神,指引着无数建设者“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把青春和热血贡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有一种传承,激励着无数继往者“迎难而上,敢于争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画卷。

       

杨中腊,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曾参加过济乐、汉十、芜广、徐州地铁等重要项目的建设,现任中铁十一局CZ铁路4标一工区办公室主任。

       

自从听到CZ铁路即将建设的消息,杨中腊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CZ铁路是世纪性战略工程,我希望去那里发光发热,不论再苦再难,我要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

      

CZ铁路在哪建设,条件怎么样尚都不清楚,杨中腊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来到了施工一线。面对还没建起来的项目部,她货比三家,从无到有为项目部购置了各种办公物品和生活用品。刚上场的三个月,她不知疲倦,尽心尽力为项目部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项目部迅速投入运转,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

       

职工权益的贴心守护者

       

杨中腊始终将职工群众权益放在首位。项目建设初期,她就全面规划职工生活设施,打造花园式办公环境,设立健身器材区、职工书屋等,从生活细节到文化娱乐,无一不精心考量。在饮食方面,她定期收集职工意见,更新菜单,组织节假日会餐,确保职工吃得满意。面对车辆使用紧张问题,她巧用工作群和 GPS 定位系统合理派车,降本增效。

       

她还关注职工精神文化与婚恋生活,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举办单身联谊,丰富职工生活,提升归属感。在她的努力下,一工区团支部屡获殊荣,她个人也多次被授予文明职工等称号。

       

同时,作为央企职工,杨中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她联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职工慰问敬老院,常态化进行江畔清扫志愿服务,为走失老人提供后勤保障等。四年间,她参与志愿服务超 20 次,助力项目获感谢信与锦旗,个人荣获 天全县“三八红旗手” 称号 。

      

登高精神的出色传播者

       

2022 年 10 月,杨中腊兼任杨连第队登高文化展厅讲解员。为弘扬 “登高精神” 与企业文化,她克服身体不适,废寝忘食背诵讲解词,阅读大量资料,根据不同观众整理讲解内容。凭借努力,她成功完成多次重要讲解任务,传承登高精神,为地方打造爱国主义及廉洁教育新名片,相关基地也荣获多项荣誉。

       

期间,她还勇于挑战演讲、主持领域。主动请缨主持知识竞赛决赛,从编写主持词到反复练习,圆满完成任务。在演讲比赛中,她克服紧张情绪,展现项目职工良好风貌,取得佳绩。

       

团队建设的卓越引领者

       

身为办公室主任,杨中腊重视团队氛围营造,将同事视为家人。对新入职大学生,她手把手传授业务知识,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虚心接受合理意见。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带出的徒弟成长迅速,分别在公司重要岗位任职。面对困难,她总是带头冲锋,积极乐观,带领办公室团队成为公认最团结的队伍 。

       

杨中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登高精神,在奉献中绽放青春光彩,践行着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来源:天全县妇女联合会

编辑:高子君

责编:张锐东
审核:吴杨、李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