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两会·我的履职关键词丨“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 “锻造”火热青春

图片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数控铣床集训基地拍摄的杨登辉(2月2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杨登辉(前右一)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认真听取发言(3月6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杨登辉(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3月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杨登辉(左二)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指导学生(2月2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杨登辉(右一)指导学生操作数控铣床(2月2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杨登辉拿起学生刚刚铣削完成的精密器件仔细检查(2月2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杨登辉(中)指导学生提升器件加工精度(2月2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杨登辉(右)指导学生选择数控铣床铣削刀具(2月25日摄)。

“95后”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他从小就喜欢手艺活,从深圳的中职院校毕业后,他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技术是一种制造零件的技术。数控铣技术人才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确保零部件成品精度。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教师,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他最大的愿望,他说:“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的学生也数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近年来,他的学生几乎每人都能收到十几份企业录用通知书,有的一毕业年薪能达到15-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他建议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激励更多人才发挥潜能,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科学家突破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实到一个个精密产品上。”他坚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