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樊琳 樊叶颖
3月6日下午3点,位于秦皇岛西港花园内的中交一航局五公司船机中心船舶修造基地内一片沸腾,随着刚刚建造完成的海洋牧场“九腾1号”深远海渔业养殖网箱依次越过50个气囊,顺利滑入湛蓝的渤海湾,标志着秦皇岛市首个智能海洋牧场养殖网箱正式下水。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船机中心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九腾1号”桁架式养殖平台总长91.1米,宽26米,型深7.5米,内置3个养殖仓,养殖水体达到1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可养殖优质海水鱼类7万尾,年产约5万公斤,在恶劣海况下最大可抵御15级风力。“九腾1号”注入了智能养殖科技,养殖平台搭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饲料储存模块、水上水下视频监控、水质水流实时测量设备,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水下鱼群分布、生长状态,系统分析风向水流信息实施精准投喂,在深海中几十秒钟就能实现养殖仓换一次水,大大提高了养殖水环境。其整个养殖周期只需配备两名工作人员,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养殖。
据了解,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传统支柱产业,开展海养殖渔场建设项目,有利于帮助渔民转产转业,优化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产业调整。网箱养殖起源于19世纪末的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因其投资少、产量高、便于管理,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