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76

评论

13

3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冯德莱恩曾对中国咄咄逼人,半年不到就认清了现实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57字,阅读需5分钟

1.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对华态度上发生显著变化,呼吁中欧拥有共同利益。

2.半年前,冯德莱恩指责中国采取不公平的经济竞争,如今却表示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3.特朗普对欧洲的威胁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导致欧洲面临不确定性阴影。

4.由于欧洲当前处境,冯德莱恩等欧洲政客不得不改口,释放缓和信号。

5.尽管如此,欧洲寻求战略自主仍任重道远,一些欧洲政客可能会在特朗普压力下重新走上依赖美国的道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近日站了出来,喊话中国和欧洲拥有“共同利益”。很显然,在特朗普的压力下,部分欧洲高层对中国的态度,正在出现改变。在这一背景下,许多目光都聚焦到了曾经对华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身上。

在一些德国媒体看来,冯德莱恩对中国的口风已经变了。半年多前,她还在煞有介事地指责中国正在变得“咄咄逼人”、对欧洲采取“不公平”的经济竞争。然而进入今年,在1月份的世界经济论坛以及不久前的“欧盟大使会议”上,冯德莱恩的对华态度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缓和。

图片【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在这名欧洲亲美派代表的口中,如果有可能,欧洲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欧关系将直接影响欧洲的繁荣与安全。正因如此,欧洲需要与中国进行接触,以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办法。

仅从对华表态上看,如今的冯德莱恩与半年多前的她,完全称得上“判若两人”。虽然她最近也没忘了就涉华问题进行老调重弹的炒作,但其整体对华基调却积极了不止一星半点。

冯德莱恩会做出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幡然醒悟”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被逼无奈”才是她以及许多欧洲政客如今的写照。

图片【特朗普对欧洲的威胁是全方位的】

特朗普对欧洲的威胁是全方位的。从政治上,他一改传统的“跨大西洋价值观”,将他眼中的美国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近期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场涉乌问题会议上,中美俄一起投下赞成票,让决议顺利通过的结果,令全球震动。

把时间拨回到几个月前,这一情况是无法想象的。要知道,乌克兰不仅不是边缘议题,而且还曾是各方最激烈的分歧点。现如今,美国却毫不介意与俄罗斯站在同一立场,这一做法足以令欧洲惶惶不安。

在经济上,特朗普已经宣布要对欧洲商品加征25%的关税。虽然还未落地,但据他自己所说,更多细节将在之后公布。考虑到具体数字都出来了,特朗普的手上大概率是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方案。

图片【特朗普已经威胁对欧洲加征25%的关税】

要知道,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欧洲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请求特朗普高抬贵手。但从结果来看,这些做法都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有评估认为,一旦美国真的对欧洲掀起关税战,将对本就经济低迷的欧洲造成重创,欧盟GDP可能减少1.7%,数十万人面临丢掉工作的危险。

而在安全上,特朗普更是对欧洲嗤之以鼻,无论是时不时威胁退出北约,还是拒绝向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都让欧洲人切身感受到了危机。

毫无疑问,特朗普的重新登台,已经给欧洲的未来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的阴影。在这一背景下,一段稳定的中欧关系对欧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就这么多,美欧关系出了问题,俄欧关系短期内看起来也无法出现根本性好转,如果中欧关系再出了问题,对欧洲无疑是雪上加霜。

图片【维护中欧关系对欧洲很重要】

正所谓形势比人强,即便是以对华强硬著称的冯德莱恩,面对欧洲现在的处境,也不得不改口了。

对于欧洲释放的缓和信号,中国自然是乐意去接受的,也给欧方说了不少好话,包括把欧洲视作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以及多极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极,希望欧盟也能成为中方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等。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即便冯德莱恩等人对中国释放缓和信号的做法有“被逼无奈”的成分在,但这个问题却是其次的。我们不指望欧洲政客一夜之间全变成“亲华派”,全都痛改前非、开始完全从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中欧关系。现阶段,只要欧洲能有危机感,用实际行动维护中欧关系,那就够了。

图片【冯德莱恩对华口风有变】

当然,即便到了这个地步,欧洲也有人还抱有幻想,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就跑了一趟白宫,试图说动特朗普去找中国打贸易战,而不是中国。很显然,这也是一部分欧洲政客的想法。只不过,当特朗普的重拳真正打在他们身上,欧洲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我们也要看到,欧洲寻求战略自主这条路,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在美国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欧洲政客脑子里依赖美国的观念,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别看他们现在面对特朗普显得义愤填膺,但只要特朗普略施小计、稍微减轻对欧洲的压力,一些欧洲政客很可能又要重走老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些欧洲人免不了又要拿中国说事,作为给特朗普的“投名状”。到了那时候,中欧关系可能还要面临变数,欧洲的战略自主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