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车成功来得有点猝不及防"。
雷军的"紧张式凡尔赛",又刷屏了。
2025年3月6日的人民大会堂,雷军以"社恐式营业"冲上热搜。
这位被媒体调侃"接受采访就买小米SU7"的科技大佬,重复15次"谢谢"突围采访圈。
这波发言堪称"凡尔赛天花板":售价52.99万的小米SU7 Ultra,预售两小时斩获1万大定,相当于保时捷2024年在华销量的17%。
而且据说现在大定已经接近2万台了。
要知道这是一台52.99万的超级性能车,2万大定意味着百亿订单已经到手!
而雷军全程微笑招手的"小爱同学营业模式",更是被网友戏称:"别人开会紧张抠手,雷总紧张时能抠出个百亿订单。"
但这也是保时捷、法拉利们的至暗时刻。
在这些顶级豪车的品牌发展史上,从未见过小米这种级别的残暴对手。
毕竟小米SU7 Ultra拥有超过1500匹马力,性能秒杀大多数保时捷和兰博基尼,但价格却低了一多半。
感觉这些牌子没法活了。
颇具象征意义的是,前几年这些牌子还坦然自得,自认为电气化风暴吹不到自己。
因为这些品牌的定位太高了。
但很显然他们失算了。
因为雷军来了。
当雷军大玩凡尔赛时,保时捷中国区总裁的办公桌上正摆着触目惊心的数据:
销量三连跪:2022年-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从9.3万台暴跌至7.9万台、5.69万台。
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同比跌幅高达28%。
恐怖如斯。
以往躺着赚钱的经销商恐慌了。
2024年5月,经销商集体逼宫德国总部,要求更换高管并补偿压库损失。
这在保时捷的历史上,闻所未闻。
但一切都符合逻辑。
毕竟小米SU7 Ultra拥有52.99万这把屠龙刀。
不过真正让人感兴趣的是,小米用"参数信仰"血洗了保时捷们引以为傲的赛道,也踹碎了性能车巨大的泡沫。
所以雷军的"猝不及防",实则是降维打击。
SU7 Ultra以1.98秒破百、1548马力屠榜纽北赛道,参数直接对标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售价199.8万起),价格却仅其四分之一。
当然还有流量核爆。
雷军的棕色皮衣发布会造型引发全网模仿,中国的年轻富豪很快就抢光了SU7 Ultra。
保时捷销售顾问的焦虑肉眼可见:"以前客户问'这车能进保时捷车友群吗',现在问'这车能跑赢小米吗'。"
这是新旧王者的对决,我预测过程将会非常好看。
不过这场颠覆背后,是两种商业逻辑的碰撞——
保时捷坚守"全进口+高溢价",却在智能化、本土化转型中步履蹒跚。
小米用"参数可视化+用户共创"重构豪车价值体系,谁都忍不住要剁手。
正如雷军在两会提案中强调的"反对内卷,用科技创新破局",这场战役或许将改写全球豪车市场规则。
但胜负已分。
保时捷花了差不多100年建立护城河,小米用1年就跨过了这条小水沟。
对于用户而言,冲击尤其明显。
因为在以前,保时捷就是一个努力奋斗的人,终其一生才能获得的最高奖赏。
再往上比如法拉利,如果出生时买不起,那么终身都买不起。
保时捷不一样。
如果你足够幸运,足够成功,那么保时捷就是中产阶级的天花板。
但SU7 Ultra摧毁了这个阶层划分。
这是这款车最让人爽快的属性。
"以前觉得开保时捷是人生巅峰,现在开SU7 Ultra等红绿灯时,旁边帕拉梅拉车主摇下车窗问我:兄弟,这车能试驾吗?"
所以当雷军说紧张时,保时捷经销商正在紧张地数库存车钥匙。
静待一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