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 “肺结节” 三个字
往往会瞬间陷入焦虑
家住泉州,今年45岁的张先生
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
张先生是某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主管,平常工作压力大,且有15年的吸烟史。今年单位体检时,低剂量CT报告显示其右肺下叶有个5mm的磨玻璃结节。
张先生看到报告后心急如焚,连夜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结果越看越害怕,误以为自己得了早期肺癌,次日便前往泉州市第一医院胸外科要求手术切除。
接诊的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劭赓仔细查看影像资料后,发现张先生的结节呈类圆形、边界清晰,也没有毛刺征或血管穿行,再加上张先生没有咳血、消瘦等危险症状,便建议他暂时不用手术,3个月后复查薄层CT。
同时,陈劭赓要求张先生立刻戒烟,远离二手烟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厨房油烟暴露,还要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网络图)
陈劭赓还耐心画图解释:肺就如同海绵,切除一部分组织,肺功能就会永久受损。张先生的结节仅有黄豆大小,如果是良性病变,贸然手术反而得不偿失。他强调,判断肺结节的风险,主要看结节增长速度、形态变化和肿瘤标志物趋势这三点。
张先生遵医嘱戒烟并定期复查后,3个月时结节未见增大,6个月时缩小至3mm,1年后病灶完全消失,最终确诊为炎性假瘤,成功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其实,像张先生这样被肺结节困扰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一看到 “肺结节” 就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么,结节两年没变化能不能排除恶性?
AI辅助诊断肺结节靠不靠谱?
多发肺结节和单发肺结节哪个更危险?
结节增大两毫米就要手术吗?
微创手术能根治吗?
......
陈劭赓
泉州市第一医院胸外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关于肺结节
你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
可以在文末留言
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管理员微信
加入卫生报肺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问医生
↓↓↓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鸿鹏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