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e人相见,“名场面”来了

图片

有研究表明

多和陌生人打招呼

可以大大提升幸福感

你有多久没主动和人打招呼了?

美好的一天

先从打招呼开始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北宋寿山石雕舞俑

图片

生动!太生动!

古代e人相见“名场面”

“来了?老弟”

“来了!老哥”

e人一见面

“打招呼”是他们的基本操作

图片

哥俩身高相仿

一个23厘米

一个21.2厘米

图片

肤色不尽相同

一个色号偏红

一个色号偏黄

肉身都是由寿山老岭石打造

老岭石

老岭石又名“柳岭石”,产于寿山乡北端柳岭深山中。材巨,质地坚脆,含砂,不透明。有青绿色、淡黄色、黄色、灰色、灰黑色等。

身着宋朝流行穿搭

圆领窄袖长袍

搭配尖头鞋

图片

无论你从哪个面欣赏

高超的圆雕技法都能受得住你火眼金睛的考验

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动作也默契上了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此番生动的见面

要归功于宋代工匠的石雕技艺了

图片

△南朝寿山石雕猪 福建博物院藏 是迄今为止所出土的最古老的寿山石雕文物

如果你看过南朝的“寿山石雕猪”

就知道这两件舞俑的雕刻技法有多走心了

又有文物在演我!

“显眼包”来了

没错

在宋代

寿山石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了

为啥这么说?

先看看这些“显眼包”

也许成熟的“标志”大概“长这样”?

图片

“容貌焦虑?不存在的”

——北宋寿山石雕舞俑

图片

“我连生气都这么可爱”

——北宋寿山石雕文官俑

图片

“只要我不说,就没人知道”

——北宋寿山石雕虎

福州地区出土的寿山石雕俑

数量多、品类丰富

图片

△从左至右依次是 北宋寿山石雕马 北宋寿山石雕执扇女侍俑 北宋寿山石雕文官俑 福建博物院藏

有文官俑、侍女俑及动物俑等

工艺方面在极大程度上得益于

唐、五代的陶塑工艺

表现技法和唐宋壁画相似

颇具写实风格

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在方寸之间雕出了“生活百态”

C位出道!

原材料竟是中国“国石”

如果你去福州

当地人肯定会向你推荐

“福州特产”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福州地方传统美术工艺

图片

雕刻技法看石头的“脸色”

主打一个因材施艺、因色取巧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始于南朝

兴起于唐宋时期

在清代迎来鼎盛

图片

△寿山石雕作品

石雕所用到的原材料

寿山石

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也是中国的“国石”

因其所用石材产于福州市区北郊的寿山村

而得名“寿山石”

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

常用于雕刻玺印

“盖章狂魔”乾隆的众多印章中

有三分之二就是由寿山石刻成的

图片

△田黄石乾隆帝三联印 故宫博物院藏(左“乾隆宸翰” 中“乐天” 右“惟精惟一”)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贵重的品类

2006年

寿山石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感受完古人超绝的精神状态

不妨今天就尝试一下主动和陌生人打个招呼

看看会给你带来哪些神奇的影响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