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伊尔-10尾炮装的是UB机枪还是B-20航炮,这回有答案了

东大仿过苏俄哪几种航炮?东大航炮型号整理(不完全)一文中,彩云罗列了我国用过的若干种航炮,其中不确定的是苏联B-20航炮是否使用过。这种航炮是在12.7mm口径UB航空机枪基础上放大口径演变而来的,体积和重量与UB航空机枪无明显差异,口径却变成了20mm,不但能代替笨重的20mm ShVAK航炮,还能代替一部分UB航空机枪,提升轰炸机、强击机自卫火力。

我国在1950年代初引进过苏联伊尔-10强击机,自1950年到1952年陆续引进274架。该型机较早的型号装备23mm VYa-23航炮2门,7.62mm ShKAS机枪2挺,后座射击员操作1挺活动枪架上的12.7mm UBT机枪;战后生产的型号对武器系统做了改进,取消威力过剩的VYa-23航炮和聊胜于无的ShKAS机枪,变成4门23mm NS-23航炮,每侧机翼各2门,后座射击员武器升级为20mm B-20航炮。

图片

北京航空博物馆修复的伊尔-10强击机

图片

伊尔-10后座射击员武器换成了B-20航炮

我国的伊尔-10引进于1950年代初,一开始我确定不了引进的伊尔-10后座武器系统有没有升级,毕竟B-20航炮是在UB航空机枪上扩大口径演变而来的,粗看几乎一模一样。可喜的是,热心读者@别苦着脸了,喝一杯吧 提供了北京航博那架伊尔-10的后座近景,展示了更多细节!

图片

热心读者@别苦着脸了,喝一杯吧 提供了北京航博那架伊尔-10的后座近景

照片中的后座射击员武器导气管位于枪管左侧,类似横躺着,弹链是从机匣顶部输入的,如果是UB航空机枪中的UBT——后座射击员手动操作机枪,导气管应当位于枪管上方,弹链是从机匣右侧进入的,机匣顶部还应当有一个手动上膛的拉柄。

图片
伊尔-2后座射击员操作的UBT机枪,注意机枪上方有一个手动拉机柄,用于首发装填,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

航博这架伊尔-10的后座机枪,相当于把UBT机枪向左侧翻转了90°,而这恰恰是B-20航炮的特征,与前文那张伊尔-10后座B-20航炮的黑白资料照片一模一样,所以毫无疑问,我国装备的伊尔-10后座射击员武器是20mm B-20航炮!

再次感谢@别苦着脸了,喝一杯吧 提供的宝贵图片!

—完—

关于UB航空机枪和B-20航炮更详细的资料可阅读旧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