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光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热潮涌动,一场以《从DeepSeek到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的进化与思考》为主题的科技课堂,吸引了逾百名居民参与。
作为光明社区“近邻课堂”第六期的重磅活动,本次讲座由光明实验室专家、光明社区科技指导员蓝恭旻倾情开讲,为居民揭开了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更展现了科技如何让社区生活“智”感十足、温情满溢。
“近邻课堂”破题治理:从“陌邻”到“智邻”的跃迁
作为“两社三中心”现代活力小区建设标杆,光明社区依托“聚光联盟”资源整合平台,创新打造“小区能人近邻课堂”,深挖居民中的“能人宝藏”,将居民中的“隐藏技能”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活力引擎”,将书法绘画、缝纫技巧、编程教育、健康养生等多元课程融入邻里生活,更以“活力积分”机制激发参与热情。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课堂已惠及数千居民,文女士的缝纫班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小烦恼”,编程达人的课程点燃少年科技梦……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成为情感交融的港湾,让“陌邻”变“睦邻”,让居民从“旁观者”化身“共建者”。
科技有温度:AI赋能社区治理新范式
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多年的蓝恭旻,既是技术先锋,亦是社区服务的践行者。讲座中,他以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将DeepSeek技术的演进史娓娓道来,也对大语言模型的复杂原理化作生活化的场景解读。“AI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人类与机器智能的完美结合,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他还分享了与光明街道合作研发的“追光助理”AI大数据模型在社区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据悉,光明实验室已在光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一台名为“光小明”的“追光助理”数字人,不仅可以为前来办事的居民群众答疑解惑,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光小明”已为社区提供近3万次精准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老人健康监测、儿童安全提醒等多方面,让科技的温度在琐碎日常中默默传递。
思辨未来:互动激荡创新火花
互动环节,一名中学生提出“AI会替代人类的情感吗?”这一犀利问题瞬间点燃全场的热烈讨论。蓝恭旻以“科技是工具,人性才是底色”的深刻回应,引发掌声如潮。随后,学生代表和居民们纷纷踊跃提问,问题涵盖技术伦理、职业规划等多个领域。蓝恭旻对每一个问题都耐心解答,并鼓励青年积极投身前沿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为未来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蓝老师的讲解让我看到,AI不仅是代码,更是通向未来的钥匙。”一位青年听众感慨道。
邻里共治:点亮社区活力之光
现如今,居民议事厅内献策声不断,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科技、艺术与温情在此交织。此次活动收获了居民们的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像蓝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士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光明社区负责人表示:“近邻课堂的魅力,在于打破邻里陌路,让每个人都是主角。”这一平台不仅激活了社区能人资源,更培育出“共享共治”的社区生态,未来,光明社区将根据居民需求邀请更多名师名医走进“近邻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光明街道也将全面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社区绽放“邻聚力”。
当大语言模型读懂社区需求,当生成式AI绘就服务蓝图,科技便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照亮邻里生活的“追光灯”。在光明社区,一场关于智慧社区的实验正悄然生成——这里,技术有温度,创新有根基,而每个居民,都是未来蓝图的“执笔人”。
文、图 | 于木子 颜硕 尹峰 陈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