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史伟云:建议山东打造医疗高平台,实现大病不出省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科学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尤其是对我国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让我倍感振奋。”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在发言中结合山东医疗实际提出了建议。

图片

史伟云表示,山东的医疗事业是山东的名片之一,为全国医疗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济南、青岛两大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肿瘤、心血管、眼科等专科技术跻身全国前列。这些成就彰显了山东医疗的强大实力和巨大潜力,是全省人民健康福祉。

史伟云也注意到,山东医疗仍面临严峻挑战。“每年超过20万疑难患者因省内缺乏医疗高峰人才和技术,而被迫外转就医,群众就医不便,耗费大量财力。”他认为,打造山东省医疗高平台,建设高峰团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医疗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性强,建成医疗高峰不仅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还可吸引全国患者来鲁就医,带动医疗旅游、康复养老产业发展,推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升级,促进教育、科技进步,拉动全省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实施上,史伟云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加大对山东省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力争短期内建成两三个国家级临床研究中心,打造特色专科医院,培养5至10个国内领先专科。例如,针对肿瘤放疗、生殖和眼科的角膜移植等疑难病症,提升医疗水平,让患者就近就便到山东就医,而不需到北京和上海。为此,需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如培养出山东省本土的医学院士,更多的国家杰出医师等人才。中期目标是实现“大病不出省”,确保疑难危重症95%能在省内解决。长期目标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研究平台和产业集群,将山东建成高水平的医疗、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省,带动相关产业全面发展和提升。

记者:刘杰 编辑:王乐涛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