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回应中国发展改革、财政预算、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重点围绕支持科技创新、促消费、稳外贸释放重磅信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可以说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今年,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介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强调。
对于今年的总量政策,潘功胜指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结构方面,潘功胜明确,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拓宽政策支持的覆盖面。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用好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与证监会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防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支持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和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潘功胜介绍,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保交楼,加上经营主体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债务重组等方式自我修复,近期商品房交易量、交易价格、房地产贷款等多项指标指向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上升。
在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方面,“经多方努力,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已大幅收敛。”潘功胜介绍,2024年末,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约14.8万亿元,较2023年初下降25%左右。2024年四季度,融资平台新发行债券平均利率为2.67%,这非常清楚地显示出,金融市场对融资平台风险溢价水平大幅下行。
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促消费
财政政策方面,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
提振消费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词”。去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财政政策将如何通过“真金白银”促消费?
“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并将手机、平板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蓝佛安表示,今年春节前,中央财政已经预拨810亿元的资金,补贴资金提前到位,让广大消费者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加力的同时,蓝佛安介绍,今年将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对老年人,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当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超过3亿人受益。对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建立学前教育国家资助制度。对学生,进一步提高资助补助标准,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等,预计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对城乡居民,将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
此外,今年财政部还将加大对地方的奖补力度,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同时,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力度,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激发消费动力。“一项是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减轻当期支出压力。另一项是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幼、家政这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财政对经营主体贷款分类给予贴息,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更多优质服务供给。”蓝佛安说,总的来看,这一系列政策力度大、覆盖广,有利于打开消费新空间,培育经济新动能。
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
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也作出进一步部署。下一步,金融如何更好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科技创新企业越多越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吸引力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越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在记者会上介绍,接下来,证监会将从三个方面不断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聚焦科技创新活跃、体现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领域,用好“绿色通道”、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制度,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二是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将进一步鼓励支持私募基金投资人、管理人坚守长期主义,不断增强对企业的长期支持以及增值服务能力。同时,将不断完善私募和创投基金监管制度规则,进一步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并与有关方面共同推动完善考核容错等机制,支持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三是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种工具,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产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为。”吴清说,“我们将持续打好支持科技创新‘组合拳’,进一步完善科创债发行注册流程,稳步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潘功胜表示,为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人民银行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
推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
“近期,我和我的同事调研了不少外贸企业,他们确实觉得形势变化很快,也碰到了一些困难。”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了今年的稳外贸挑战。王文涛同时指出,过去几年中国外贸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过了世面,也经受住了考验,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具体来看,2025年稳外贸工作有哪些着力点?王文涛表示,一方面,将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根据形势变化,抓紧研究储备新的支持政策,并根据需要及时出台,支持企业稳订单、稳外贸。另一方面,将推动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来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步推进梯度开放。
针对外贸企业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王文涛还强调,将推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我们将持续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作用,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加更多境外展会,拓宽贸易渠道,找到更多贸易机会和贸易伙伴。我们将与更多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合作机制,提升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王文涛说。
点击快看
2025年全国两会相关报道,点点下方链接,一键get!
1
2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许予朋
《中国银行保险报》编辑 杜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