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老人终于有“家”了:感谢西安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

  “流浪多年,我终于有了家!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李利民紧紧握着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故事要从2024年11月17日那个寒冷的夜晚说起。

图片

  当晚,寒风凛冽,西安市救助管理站的街面巡查小组在街头成功找到了流浪人员李利民,并将他带回站内。在此之前,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李利民进站接受救助,都被他拒绝了。然而,巡查小组没有放弃,坚持每天前往劝说,耐心地为他讲解救助政策以及民政兜底政策。终于,在11月17日晚,李利民被工作人员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同意进站。

  李利民一进站,工作人员就贴心地为他安排了洗澡、理发、剃须、剪指甲等服务,还为他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物。与此同时,站内迅速行动,推送寻亲信息,并报请公安部门进行人像比对。社工小组和寻亲工作组也立刻介入,为李利民提供心理疏导,全力帮他寻找亲人。在交流过程中,李利民只模糊记得自己好像来自淅川县金河镇张湾徐家岭村,后来搬到了南阳市镇平县二龙乡龙沟村。

  工作人员马上与当地救助站和村干部取得联系,可得到的回复却是查无此人。但工作人员没有气馁,继续与李利民深入沟通交流,但始终没有获得新的有效线索。

  为了帮助李利民尽快返乡安置,站领导班子果断决定,派两名工作人员前往疑似的户籍地实地走访。1月10日,工作人员踏上了前往南阳市淅川县和镇平县的行程,并与当地救助管理站、户籍室、村委会以及村民进行了多方核实。遗憾的是,依旧没能找到李利民的户籍信息。

  面对寻亲的重重困难,工作人员及时安慰李利民,告诉他如果寻亲不顺利,救助站会将他安置在福利院,让他安心。李利民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经过三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寻亲工作依旧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相关规定,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启动了落户安置程序。2月28日,工作人员护送李利民前往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他也在那里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后续,我站将进一步强化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一方面,加密街面巡查频次,建立动态台账,精准掌握流浪人员情况;另一方面,针对长期滞留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切实让更多流浪人员感受家的温暖。”西安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朱小良表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