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回暖,中欧可转债A近1年收益率为20.19%,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9.81%。
2.中欧可转债基金经理李波表示,可转债的定价核心是股票期权价值,而非信用债资质,市场回归理性后,期权价值有望持续凸显。
3.为达成业绩目标,中欧基金建立了科学的投资体系,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策略。
4.李波认为,2025年可转债整体将延续强势,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泛科技产业趋势明确的标的。
5.然而,李波提醒投资者,可转债作为期权类产品,本身适合高波动环境,需关注风控问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持续回暖。以中证可转债指数为例,该指数自2024年9月下旬以来就持续走高,2月25日收于433.33点,创下2022年3月以来的新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可转债市场行情的启动,主要源于股票市场回暖、供需关系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出色的业绩表现离不开背后基金管理者的辛勤耕耘。公开信息显示,中欧可转债基金经理李波于2020年加入中欧基金,2023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现任中欧基金多资产及解决方案投资部基金经理。在加盟中欧基金之前,他曾在海通证券研究所担任固定收益分析师,具备丰富的固收研究经验,尤其擅长可转债投资研究。
多年来,李波见证了可转债市场的波折起伏,并始终坚信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凭借多年来对可转债市场的深度探索与持续追踪,李波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行情出现的信号。比如,2024年四季度启动的科技板块行情,李波就成功捕捉到了“股价启动而可转债滞后”的非对称机会。
为了达成业绩目标,中欧基金建立了更加科学的投资体系。李波表示,在中欧基金的可转债投资框架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策略扮演着核心角色。中欧基金的模型并非简单地筛选低价券,而是通过动态拟合可转债的生命周期路径,挖掘被低估的期权价值。
李波认为,可转债作为一款期权类产品,本身就适合高波动的环境,其不对称投资机会在A股的多轮波动周期中能够充分得以体现。然而,有波动就会有风险,风控问题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对此,李波表示,中欧基金的策略采用“黑名单机制”事前剔除尾部风险券,并通过分散持仓降低组合波动。“曾发生信用事件的个券早已被排除,组合主要聚焦中小盘标的,这类公司基本面预期差大,波动率更高,期权价值更易获得释放。”
本轮可转债行情还将持续多久?李波认为,尽管目前中证可转债指数已经修复了较长一段时间,但从溢价率、债券价格等多个维度分析,可转债市场的整体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排名来源:银河证券,中欧可转债A排名为1/38,同类为“可转换债券型基金(A类)”。
数据来源:基金业绩已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4年2月28日。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欧可转债债券A成立以来的涨跌幅为25.34%,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0.47%。2020—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15.54%/6.39%,13.67%/12.66%,-21.51%/-9.11%,-4.76%/-1.06%,2.97%/6.89%。
历任基金经理:李波,2024年2月19日管理至今;彭震威,2020年7月13日—2024年4月19日;华李成,2020年5月6日—2021年11月3日;刘波,2018年6月14日—2020年5月19日;蒋雯文,2018年1月30日—2019年2月19日;黄华,2017年11月10日—2019年1月9日。本产品于2020年10月修改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为投资标的。详阅相关法律文件。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