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规划分局创新编制模式,全力打造花园社区示范标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花园城市专项规划要求,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结合区域特点,统筹施策,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南部组团CP02-0704-0024~0078地块规划综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综方案》)编制过程中,创新实施“多师协同”工作机制,并采用“刚弹结合”的规划管理方式,确保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实施,全方位打造北七家南部地区“花园社区新示范、温榆河畔宜居园”的目标。《规综方案》已于2025年1月24日正式获批。


坚持规划引领,构建宜居活力社区


北七家南部组团位于昌平区东南部,毗邻朝阳区,紧靠未来科学城与温榆河公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67.22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约88.64公顷,总建筑规模约63.94万平方米。根据《规综方案》,该片区将建设成为“活力多样、便捷舒适、城绿交融的高质量生态宜居之城”。


图片
图片

具体措施包括:

1、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规划12.5公顷的设施用地,打造便捷的一刻钟生活圈;

2、强化生态空间布局,推进区域整体减量,规划170公顷绿色生态空间,提升环境品质;

3、完善交通路网,优化与温榆河公园、来广营地区的交通连接,注重立交节点设计,保障区域内部微循环畅通,构建宜居尺度的高品质社区。


多师协同创新,推动规划落地增效


《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建立‘双师’或‘多师’协同机制”,以加强街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空间运维的技术支持。《规综方案》作为这一机制的试点,创新构建了由规划师、建筑师、园艺师、评估师等多专业协同的工作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城市设计、景观规划、经济测算等多领域深度融合,推动规划实施效能最大化,确保方案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实施性。


灵活管控机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综方案》结合“多师协同”机制,提出“刚弹结合”的规划管理策略,合理配置居住用地,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图片
具体措施包括:
1、弹性指标管理,对居住用地实施“总量控制、弹性管理、动态留白”策略,确保规划具有适应性;
2、优化居住用地布局,通过城市设计,统筹节地标准、建筑高度等指标,适应土地市场需求,形成规划备案底图,为项目开发提供指引;
3、设立指标池管理机制,在总量控制框架下,灵活调配建筑指标,提高土地交易适配度,增强规划可操作性。


践行花园理念,精细塑造绿色宜居环境


《规综方案》全面贯彻花园城市理念,围绕“增绿、促融、提质”三大方向,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打造功能多元的绿道体系,并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城市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主要规划亮点包括:

1、花园住区:南区以低密度建筑为主,依托清河水系及沿河公园,鼓励建筑设露台、阳台,形成立体景观体系;北区以高层建筑为主,打造围合式社区庭院景观,并推广屋顶绿化、阳台花园等模式,提升社区绿化率。

2、花园街道:结合不同街道功能,划分风景道路、主题道路、邻里道路,增强城市街道景观层次,提供宜人步行环境。

3、花园公服:鼓励建设花园式学校、休息区及适老化设施,并推动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功能互补,提升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品质。


图片

未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将继续深化“多师协同+弹性管控”模式,不断优化规划编制与实施流程,确保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目标落地见效,为昌平区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