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金融时报》曝光了一份俄军机密文件,显示如果俄罗斯与北约爆发战争,第一波打击目标将是日本和韩国的160个军事和民用设施。
2.文件中指出,俄军将使用图-160战略轰炸机,发射Kh-101巡航导弹,攻击日韩的军事基地、雷达站,甚至包括桥梁、铁路隧道、核电站等。
3.由于美军在日韩的军事基地规模庞大,俄方认为这些设施是俄东部防线的主要威胁。
4.此外,日韩的大型工业基础设施也被列为袭击对象,如韩国的浦项钢铁厂、釜山化工厂等。
5.面对北约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俄罗斯正在评估日韩在北约框架下的行动模式,并准备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日本、韩国懵了?
英国《金融时报》今年一月曝光了一份俄军机密文件,显示如果俄罗斯与北约爆发战争,第一波打击目标将是日本和韩国的160个军事和民用设施。
文件中提到,俄军将使用图-160战略轰炸机,发射Kh-101巡航导弹,攻击日韩的军事基地、雷达站,甚至包括桥梁、铁路隧道、核电站……
日韩网民惊呼:“凭什么打我们?!”
日韩政府紧急开会,美国五角大楼也高度关注。
而俄罗斯方面保持沉默,但有官员暗示:“如果北约敢动手,我们不会只打欧洲!”
亚太地区,真的要成为俄乌冲突的“第二战场”了吗?
俄罗斯为何将日韩列为优先打击目标?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不仅要在欧洲战线应对北约的持续施压,也不得不关注其远东地区的战略安全。泄露的机密文件显示,俄军认为日本和韩国已成为北约“亚太扩张”的关键据点,而美军在日韩的军事基地更是俄东部防线的主要威胁。
俄方评估认为,一旦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北约可能会借助日韩的军事设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动攻势,因此必须在战事全面爆发前采取先发制人打击,以遏制潜在威胁。
美军在日本和韩国的军事存在已久,驻军总规模超过8.7万人,且美军在日韩的130多个军事设施覆盖范围极广,从导弹防御系统到战略轰炸机基地,应有尽有。
其中,日本的三泽空军基地、横须贺海军基地、奥尻岛雷达站,韩国的釜山海军基地、乌山空军基地等,都被俄方视为关键打击目标。
俄军计划通过高精度导弹袭击,摧毁日韩的军事枢纽和交通网络,从而削弱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斗力。
此外,日韩的大型工业基础设施,如韩国的浦项钢铁厂、釜山化工厂,也被列为袭击对象,因为这些设施与美军的后勤供应链紧密相连,一旦摧毁,将大幅降低美军的战备能力。
俄罗斯长期以来担忧其远东地区的安全,尤其是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周边的军事态势。
由于俄军主力仍集中在西部战线,远东防御力量较为薄弱,因此俄方评估认为,如果美日韩联手对俄远东地区展开袭击,俄军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这也是俄方制定“预防性打击”计划的原因之一。
在泄露的文件中,俄军明确表示,一旦美日韩的军事协调达到一定程度,俄罗斯必须采取行动,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俄方还特别指出,日本政府近年来的军事政策调整,尤其是解除武器出口禁令、向美国出口“爱国者-3”导弹等行为,进一步证明日本正向北约全面靠拢。
这些变化让俄方意识到,日韩在未来可能不仅仅是北约的“合作伙伴”,而是其东亚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韩的角色:北约的“亚洲支点”?
近年来,日本和韩国与北约的关系不断升温,已从传统的美军盟友,逐步演变为北约在亚洲的重要支点。
自2022年起,日韩连续参加北约峰会,并被纳入“全球伙伴”体系。
2023年,两国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提供网络作战支持,并定期与北约成员国开展联合演习。
日本和北约的军事合作范围从最初的情报共享,逐渐扩大到防空导弹部署、远程打击能力提升等领域。
2024年,日本修改武器出口政策,允许向美国出口防空导弹,并与北约国家进行更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
在军事部署方面,美国正在推动日韩更深入地参与北约的全球防务体系。
2024年底,美日韩签署新一轮三边军事协议,进一步强化在亚太的联合作战能力。
其中,日本在与美国的合作中,获得了更先进的远程导弹和战斗机技术,并开始发展能够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军备。
这些举措被俄方解读为日本正在向“北约的亚太战线”全面靠拢,而不仅仅是履行美日同盟义务。
韩国方面,2025年宣布扩大对俄出口管制,将682种军工相关产品列入禁运名单,这一举动引发俄方强烈反弹,认为韩国正在进一步充当北约在亚洲的经济制裁执行者。
俄方的战略分析认为,北约正在尝试构建一条从欧洲到亚太的“军事围堵带”,日韩正是这一计划的核心支点。
俄方情报机构监测到,日本自2023年起,已经允许北约军舰更频繁地停靠其港口,而2024年更是与澳大利亚签署防务协议,扩大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
这些变化表明,日本正在向北约提供更直接的军事支持,不再仅仅满足于美日双边合作的框架。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意味着日本正在成为北约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其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可能不再只是防御性质,而是具备更强的进攻潜力。
对于韩国,尽管俄方的安全评估认为其军事能力相对日本较弱,但由于韩美之间的高度军事合作,韩国在北约框架下的角色仍然十分关键。
美军在韩国的军事设施,如乌山空军基地、釜山海军基地,均具备战略打击能力。俄方分析认为,一旦北约决定在东亚方向施加更大压力,韩国的军事资源将成为美军的重要补充。
因此,俄方认为,如果日韩继续深化与北约的合作,俄军必须制定预防性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
北约在亚太扩张,是否会导致俄乌冲突外溢?
北约近年来在亚太的扩张,已不仅仅是军事合作那么简单,而是在推动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
2023年,北约在韩国设立代表处,这一举动被俄方视为北约正式向亚洲扩张的重要信号。
2024年,美日韩三国的军事合作全面升级,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防务协议,意味着北约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俄方情报机构在评估北约的长期战略时发现,北约不仅试图在亚洲建立军事合作网络,还希望在未来能够形成一个真正的“印太防务体系”,日韩正是其中的关键节点。
俄方的忧虑在于,北约的扩张将直接影响俄东部地区的安全格局。
北约的“2030战略”已明确表示,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影响力,并特别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多军事伙伴。
俄方认为,这意味着北约正在尝试建立一条从欧洲到亚洲的防御链条,而俄罗斯将被完全包围。
俄方还指出,美日韩的军事合作模式越来越接近北约的标准化体系,例如联合指挥、情报共享、导弹防御一体化等,这些都使得日韩在北约的战略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面对北约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俄罗斯的对策之一是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并加强与朝鲜的军事联系。
2024年11月,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访问平壤,与金正恩就军工合作和军事援助达成协议。
朝鲜向俄罗斯派遣了1.2万名士兵支援俄乌战场,美韩对此高度紧张,担心俄朝军事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改变东亚的力量格局。
俄方的战略分析认为,如果北约继续推动“亚太化”,并让日韩成为其主要支点,俄罗斯将不得不在远东地区加强军事防御,甚至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以防止其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换句话说,北约的东扩不仅在欧洲制造了紧张局势,也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未来冲突的导火索。
目前,俄方仍在评估日韩在北约框架下的行动模式,并准备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随着北约的亚太扩张加速,俄方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将决定未来俄日、俄韩关系的走向,也将影响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结论
俄罗斯的机密文件是否真实,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但可以确定的是,北约正在加紧在亚太地区布局,日韩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正在上升。
未来,俄罗斯是否会对日韩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将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的关键因素。
日韩是否会被拖入俄乌冲突?北约的“亚太化”是否会加剧俄方的安全焦虑?这一切仍有待观察。
然而,随着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亚太地区的稳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考文献
财联社《英媒曝光俄罗斯打击日韩计划,普京曾驳斥西方渲染其军事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