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AI技术在过去两年取得了史诗级的逆袭,从被美国垄断到现在的全面开放。
2.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改变了美国AI平台的傲慢态度,使中国AI取得优势。
3.由于DeepSeek的爆火,美国AI巨头面临两难境地,要么收费失去用户,要么免费亏本。
4.与此同时,中国AI平台问小白DeepSeek R1满血版解决了服务器繁忙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5.问小白DeepSeek R1满血版在多个方面表现优秀,如语义解析、描述词扩写及上下文理解等。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很关心AI发展,也是重度的AI使用者。过去2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AI的史诗级逆袭。
就在多数人不知AI为何物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用AI了。
2年前的2023年1月,我写了一篇文章《试用ChatGPT有感:一个新时代正拉开序幕》,阅读量高达133万,在10W+就是爆款的时代,此文为什么能成为超级爆款?有以下2个原因。
首先,知道AI的人不多。
当时,AI是一个很新的概念,绝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概念。因为陌生,所以好奇,「稀缺性」是算法衡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这篇文章走红的主要原因。
当时,我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很多读者在后台表示很吃惊。
我问:老王的老婆很不错,老李该不该出手?
ChatGPT回答:这是不道德和不尊重他人婚姻关系的行为。不建议这样做。此外,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对老李和她的关系造成损害。
如果严格按照语言的逻辑,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比如说:
老王的老婆(人品)很不错,老李该不该出手(帮助她)?
显然,ChatGPT不是什么正经学校毕业的,他的数据来源就是无边无际的网络。在网络环境下,一旦(老王)和(老婆)这两个词出现在一个句子里,AI就会自动理解为男女之间的事情。
ChatGPT不仅读懂了你的嘴,还读懂了你的心!
相比过去死板的一对一搜索模式,AI的回答更走心,让人眼前一亮。
其次,使用AI的人很少。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憋屈,因为当时国内的AI产品太弱!美国处于绝对垄断阶段,对中国用户严防死守,必须要用美国的电话号码,才能注册ChatGPT,我只能请我的美国朋友帮忙。当时,我为了体验另一个美国AI产品Notion AI,我甚至还被淘宝的黑中介骗了,对方承诺,能用一年的,结果不到2个月,账号就无效了,我向淘宝投诉,结果是卖家账号已经注销,我的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因为使用难度大,真正用过ChatGPT的自媒体作者,寥寥无几,关于AI的文章也很少,我也算是抢到先发优势,这篇文章一炮而红。
说句实话,当时我对中国AI发展态度是悲观的,我内心深处是焦虑的,原因很简单,国内AI产品几乎为零。
2020年:ChatGPT-3发布,参数量达1750亿,规模远超前代,支持多种语言任务,如文本生成、翻译、问答等,且具有少样本学习能力。
2022年11月:ChatGPT-3.5架构发布,结合人类反馈强化学习,优化对话交互,用户注册增长迅速。
直到2023年8月,百度的文心一言向全社会全面开放,我使用了几次,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当时,很多媒体都在炒作,iPhone换代之后,将集成ChatGPT,到时候中国的iPhone不能使用这项功能,中国手机将被美国彻底甩开。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塑造一种氛围:美国要再次更换赛道,甩开所有对手。
史诗级逆袭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中国追赶的脚步,这么迅速,中国AI的逆袭,这么突然,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改变了美国AI平台的傲慢态度。面对开源免费的DeepSeek,美国同行,不得不放弃封锁。
如今,ChatGPT、Gemini、Grok、Claude 等美国AI平台,完全对中国用户开放,Perplexity甚至直接用DeepSeek的R1开源模型。对国内朋友来说,Perplexity非常陌生,它是美国AI当红炸子鸡,Perplexity的单人搜索频次是谷歌的3倍,用户超过一亿,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这又是魔幻的一幕,一个中国人绕了一圈,到了美国的AI平台,居然用的还是中国的DeepSeek R1。现在回头看,感慨万千,2年前的窘境依然历历在目。
这里我忍不住要吐槽,美国这些AI的名字实在太别扭,怎么拗口怎么来,ChatGPT、Gemini、Grok,尤其是Perplexity和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连美国人都抱怨,这都是些什么破名字呢?相比之下,DeepSeek真是朗朗上口,过目不忘,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取名的水平就碾压对手。
如今美国AI大模型,几千亿投下去,似乎也没有特别好的效果,ChatGPT 4.5发布时,围观者门可罗雀。围观人数还不如DeepSeek的日常小作文。
施密特说,中国AI也许会赢在最后,因为中国有产业支撑,有更多的商业化前景。
而耗资巨大的大语言模型,原本已经找到变现的途径,那就是直接收费。结果,半路杀出一个DeepSeek,彻底开源,免费使用。无论是奥特曼的ChatGPT,还是马斯克的Grok ,都蒙圈了。面对DeepSeek的压力,美国巨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收费,就会失去用户,如果免费,就会亏本。
几番纠结之后,这些投资惊人的大模型产品,也只能硬着头皮,扭扭捏捏,开放部分免费。
举个例子,虽然ChatGPT有免费版,但功能很差,限制很多,如果用户要使用相当于DeepSeek R1的功能,每个月就要付出200美元的代价。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嫌贵,其实,如果没有中国AI平台的出现,你连付钱的资格都没有。
正如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所言,DeepSeek是一个堪称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但是,随着DeepSeek的爆火,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在我的几篇有关DeepSeek的文章下面,经常出现的评论就是:一天到晚服务器繁忙怎么破?
基于当前的问题,「问小白」的工程师们日夜加班不断更新迭代优化,目前已接入 DeepSeek-R1 满血版,是官网同款的 FP8 精度,不仅解决了“服务器繁忙”的问题,还在Web端上线了更多新功能。
「拍题答疑」功能
在使用这一功能时,开启“深度思考”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更深入思考解题思路。
前几天,我儿子问我一个高中数学的向量问题,我早就忘了向量的概念,怎么办?这时候我想到问小白,直接拍照,立刻搞定,而且还会详细说明,思考的全过程,直击家长的痛点。
在此,我向大家示范一下这一功能的使用方法:在Web或PC端上,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输入或上传图片的方式,将题目输入到对话框中。
我把这道题截图后,上传到了Web端:
问小白通过15秒的深度思考,把解题思路和演算过程一一展现出来:
最后,得出答案并给出了考点总结:
只用了短短的15秒,问小白就把这道复杂的题目解答得如此完美,相当于请了一个家教,不仅免费,还随叫随到。不仅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长辅导孩子的压力,还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学习效率。
「推理画图」功能
问小白满血版App端和Web端同步新增了推理画图(R1)功能,弥补了DeepSeek基础版无法生成图片的不足。开启「深度思考R1」后,推理模型能够理解用户输入的抽象描述词,并进行自动扩写。
根据我的使用体验,问小白在语义解析、描述词扩写及上下文理解等维度表现优于其他产品。
以下是我在Web端的操作演示:
先点击“图片生成”,进入图片生成页面,可以先选择风格和尺寸,我选择了风格「赛博朋克」,尺寸「16:9」, 然后再输入「中国AI的史诗级大爆发」。
经过14秒思考,问小白就给我生成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中国巨龙。
写在最后
通过以上的案例演示,相信大家已经对「问小白DeepSeek R1满血版」十分了解了。
它可以iOS/安卓/PC客户端/Web多端协同,高效好用,不仅是我这样自媒体人的好帮手,更是普通打工人和学生党的好搭档。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感受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