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然
2024年,浙江省谋划并启动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重点推出六大举措,着力实现“六个转变”,旨在巩固拓展原有农村电影放映成果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由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向电影公共服务转型,推动浙江省电影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扩面提质。
年前,潮新闻正式推出“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大家谈”专栏,路续邀请了全省首批11个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国电影局长会议精神,聚焦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谈认识体会、试点举措和预期成效。
年后,潮新闻记者陆续走访了几个试点县(市、区)的村社干部、群众,围绕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来看看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
放映要精准切合需求
在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党群与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商赟看来,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要聚焦特殊人群,切合不同需求,精准施策。
比如老年人总是最积极参与的,很多人视放映为一种社交方式和精神陪伴,但由于行动范围受限,他们更倾向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电影的乐趣。商赟介绍,运河街道下辖19个村社,其中14个是村,自2018年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以来,每个村都有固定的播放场地,现在计划进一步与村社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食堂联动。
而对小朋友来说,在多功能运动场地上支起的幕布,更具吸引力。商赟提到:“我们有个面向儿童的特色暑期品牌‘小候鸟假日学校’,在文化礼堂或者文化家园专门承办一些活动让小朋友过暑假,这时候把公益放映植入其中,小朋友就会很感兴趣。”
对中青年观众来说,公益放映存在片源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商赟介绍,运河街道的特别之处在于很多村都是旅游村,离都市不远,又有千亩稻田、荷塘、油菜花等乡村景观,很多人特意跑来打卡。今年运河街道计划与一些营地和村咖合作,打造公益的“临品艺站”,在不影响现有商业经营的情况下,植入公益放映环节,“咖啡、烧烤、露营加放映,年轻人会愿意来,在稻田看电影也能成为一种时尚。”
除了“放映+服务”,运河街道还希望通过“放映+文旅”“放映+宣教”等多元化模式,积极推动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改革是必须的,我希望面向最需要的人群,在他们最想要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提供最符合需求的服务。”商赟说道。
运河街道公益电影放映,受访者供图
商赟从2022年开始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刚开始也曾担心公益电影没有受众,放映会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她发现,只要垂直服务做得好,不仅有人看,还看得很热闹。当人们围着银幕逐渐聚拢,或专注观影或分享聊天,不管每一场的人数多少,都让她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她认为,正是这种聚焦细分需求、满足小众群体的努力,让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充满了价值和温度,“我们鼓励村社宣传文化员收集各种意见,希望通过精准的再摸排,真正实现点单式服务。”
作为浙江省首批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杭州市临平区凭借“光影来临 幸福来临”公益电影服务平台项目入选,致力将农村公益电影工作迭代升级为全域公益电影公共服务,运河街道正是这一改革理念的生动缩影。
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坡南社区
公益电影点亮历史文化街区
2024年国庆期间,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坡南历史文化街区迎来全新面貌,其中凤凰里广场的“坡电影”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观影作为老街文化体验的重要一环,据统计,仅国庆7天,就吸引了超过39.67万人次参与,成为街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坡南社区党委书记谢小叶告诉瞄电影记者,在人流密集的文化街区融入电影放映,不仅增进本地邻里之间的关系,还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居民们晚饭后出来散步,看看电影聊聊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周末还有很多外地人带着一家人来玩儿,我们会不定期安排一些茶水给观众。”
同时,公益电影放映成为传播文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谢小叶说:“我们通过映前播放防火、防溺水、全民阅读等宣传短片,把安全知识和社会文明融入电影放映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
已在坡南社区工作11年的谢小叶,回忆起最初从村民搬椅子自发观影,到如今“坡电影”融入街区的一派繁荣景象,感慨颇深:“我们需要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将电影放映与多项服务功能相结合,延展公益电影的社会价值。等天气再热一点,今年的‘坡电影’开始放映,很多细节我们还会慢慢提升。”
坡南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受访者供图
平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小银幕”拥有大流量,平阳县以特色化放映场景打造为改革切口,融合露营基地、文化街区、红色景点等特色文旅阵地,打造公益电影放映“新视界”,常态化放映各类主题电影,拓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同时,平阳县还依托文旅活动及重要节日节点,以契合活动主题的电影展映形成联动效应,推动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落地有声。
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坝头山村
首次尝试“服务+”公益电影放映
在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坝头山村的数字化文化礼堂,几乎每个周六晚上都会准时放映电影,每到傍晚六点半,总有一批村民在台下自觉坐好。
坝头山村妇女主任陆丽娟介绍,老年人去电影院不方便,但还是有很强的观影需求,而且偏爱戏曲电影和爱国主义战争片,基本每次放映都会来七八十个人,“接下去我们的改革可能是进一步实现供需的高效匹配,他们想看什么片子,我们就去争取什么片子。”
去年11月,还有一场特别的观影活动走进坝头山村——由越城区委宣传部推出“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农村电影放映暨“我陪爸妈看电影”公益电影主题活动,在村里2000平方米的大草坪上举办。
坝头山村公益电影放映,受访者供图
陆丽娟说,这是近年来村里头一次尝试“服务+”公益电影放映模式,当晚放映的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由群众提前通过网络投票产生,现场设置了互动观影礼包,还设有宋潮风物集、宋韵皮影等文创摊位,尝试“电影+集市”模式。
“作为皋埠街道的中心村,坝头山村跟附近的街道、社区很近,差不多步行四五分钟就到了,晚上这样的活动,周边居民和年轻人都被吸引过来了。”陆丽娟说道。
越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公益电影增值正在成为电影公共服务改革的新尝试,推进“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项目,从“多场景、多业态、多元化、多资源、多维度”等方面创新。比如,改单一农村放映为多场景放映,把公益放映送进社区、广场和学校,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这份福利;改单一放映为多资源放映,通过集市、摊位等让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增加吸引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