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平水塘:“鲜花经济”为高原特色农业“增色添香”

图片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近段时间,在水塘镇的百合花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收百合花和种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一片丰收的百合花不仅为村庄增添了生机,更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
图片

图片




走进水塘镇水塘社区路南小组的百合花种植基地里,成片的百合花田绿意盎然,一株株百合挺拔而立,枝头挂满了含苞待放的花蕾,阵阵芳香扑鼻而来。基地负责人余友波告诉记者,他在水塘社区的土地租期为6个月左右,面积32亩,租金7万多元,头年9-10月,他租地后播下百合种球,次年1月开始陆续采摘、挖掘,一直持续到3月底。眼下正在采摘的这一批花已经是最后一批百合花,待采完花枝,剪完花球,他们会把承租的土地交还村民种植水稻。

图片

余友波说:“今年是我第三年在路南这里栽花,已经连续下来三年了。今年栽了32亩花,一年下来市场价格算是比较平稳,起伏不是太大,估计有个10万至20万的利润,我明年还会继续来。”
在一片摘完花的地里,大棚钢架、遮阳网已拆除,工人们正忙着挖出饱满的百合花种球,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当地村民方远平每年百合花种植季都会来到基地打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取务工费。她向记者介绍,到这里打工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基地里平均每月要用130个工,采摘高峰期时每天用工能达50多个,百合花产业为他们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图片

方远平说:“我家就是水塘社区路南小组这里的,花田就在家门前。我们这里从稻谷收了以后,老板就会下来种百合花,大概从10月份栽到第二年的四月份,我们在百合花栽种到采收这个周期内都可以来基地里打工,一天收入是100块,有时候加班还有加班工资,这几个月下来我已经拿到了一万多块的工资。”
路南小组气候条件良好,终年无霜,是百合花种植的理想之地,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发展花卉种植。凭借独特的气候优势,当地种植的百合花品种多样、色系丰富,在花卉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图片

 “夏季我们在老家那边栽,那边冬季会下霜栽不了,所以冬天就来这个地方栽,这个地方栽出来的花品质不错,我们拉到市场上卖,市场的反馈也不错,利润还是比较大。这些花主要是发广州、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量多的时候全国各地也都会发。”余友波介绍。
目前,水塘社区9个小组共出租了1200亩土地用于种植百合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稻花轮作”“水旱轮作”模式,春夏季群众自己种水稻,秋冬季把土地流转给承包商种百合,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作物病虫害,还为附近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片

水塘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白刚介绍:“ 我们整个社区大概流转出租了1200多亩土地,流转租金达到了1000多万元,群众流转土地以后不但有了租金收入,也可以就近务工,每天的收入是100元。花后又可以自己栽稻谷,又有了稻谷这个收入,相当于一块土地可以有三份收入。”

图片

近年来,水塘镇充分利用红河谷热区的气候、资源优势,推动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吸引了昆明周边的花卉种植户来此发展“鲜花经济”。目前全镇在园花卉1600亩,以百合花为主,搭配少量向日葵、喷泉草,年产值预计6000万-7000万元。花卉产业已然成为水塘镇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支点之一,不仅为高原特色农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活力。





  • 记者:张少川 范艺杰

  • 编辑:周晓婷

  • 复审:尤畅

  • 终审:刀雪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