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直播间变成推广非遗技艺的“大舞台”

她将小小的直播间,变成推广藁城宫面非遗技艺的大舞台;她通过一根网线,将经过了16道非遗工序的藁城宫面销往全国各地;她利用手机传授直播带货销售技巧培训主播,带动周边妇女就业……她就是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电商运营部主任步俊英。


网上直播平均月销售额50万元

  

近日,石家庄市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结果出炉,193人拿到职称,步俊英就是其中之一。
  
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的直播账号“藁城宫面”就是步俊英一手创办起来的,现在粉丝已突破了24万,平均月销售额50万元。“我们还先后培训了20多名主播,带动周边不少妇女就业。”步俊英说,她通过帮助她们申办直播号,手把手传授直播带货销售技巧,不仅让她们增加了收入,而且兼顾了家庭,提升了她们的综合素质。此外,步俊英还多次代表公司参与电视节目,推广藁城宫面非遗技艺的魅力,助力藁城宫面产业发展。

图片

步俊英正在直播中。

从当初的直播小白,到现在获得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农经师职称,2年多的时间,步俊英已成为一名可以娴熟推广藁城宫面的主播。步俊英说,今后,她还会让更多姐妹熟练掌握直播带货销售技巧,帮助她们增加收入。
 
首场直播忙碌半天只卖了1单
  
看到现在步俊英在直播间介绍藁城宫面时的谈吐自如,谁会想到,最初面对镜头时她可是紧张到不敢直视。“几年前,我们藁城宫面的销售模式就不再是单一的线下了,而是逐步转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2021年年底,网络直播逐渐兴起,我们发现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可以赢得更多年轻人的青睐。”步俊英说,从那时起,她有了尝试直播推广藁城宫面的想法。
  
起初,步俊英和另外一位主播先是尝试着拍一下推广藁城宫面的小视频,之后再上传到视频平台的“藁城宫面”账号上,让更多人关注并了解宫面。“小视频上传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准备开启直播。”步俊英说,2022年年初,她和同事鼓足勇气,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场直播。
  
对于步俊英来说,她永远忘不了自己的首场直播。“我和同事完全没有头绪,只是在那里一直读稿,根本不懂如何点关注、亮灯牌等直播中的基本操作,更不要提圈粉、涨粉的小技巧了。”步俊英回忆说,那天从早上到下午,她和同事直播了多半天,最后只卖出了1单。
  
首场直播结束后,步俊英觉得不能再关起门来自己研究了,于是便找来了一位熟悉电子商务运营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面对镜头该如何管理表情,直播时该怎样介绍产品,哪些内容能圈粉、哪些内容有人看,都是我们每天要学习的内容。”步俊英说,为了更好更快掌握各种直播技巧,她和公司的主播们都会将学习到的内容逐一记录下来,并反复揣摩网络大V的直播内容、技巧以及风格,随后再根据自己的风格进行直播创新。
  
除了专业人士的指导外,步俊英和公司的其他主播们也不断进行探究,毕竟只有融会贯通了才能真正掌握直播技巧。就这样,一个月后,步俊英和公司主播再次面对镜头时表情已经非常自然了,直播介绍产品时也能侃侃而谈了,而且还会时不时和直播间的网友进行互动。
  

图片

步俊英正在展厅摆放宫面。

入选第二批“河北老字号”
  
2月28日,第二批河北老字号授牌仪式举行,石家庄有4家企业榜上有名,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品牌“青竹宫面”)便是其中之一。
  
昨天,在藁城区青竹宫面厂,和面、开条、上轴、抻面、阴干……经过16道工序、30多个小时的“锤炼”,一根根传承千年历史的藁城宫面制作而成。
  
在青竹宫面文化创意园,不少学校、群众组队前去观摩和研学。围着生产车间建起的观光走廊宽敞明亮,走在其间,大家可以边了解宫面的悠久历史,边欣赏宫面技师的现场制作。只见数十名员工在宽大的车间中按照工艺流程一项项向前推进,最后用手工抻出的宫面犹如银丝泻落。不一会儿,车间里4米高的挂架上就挂满均匀细长的面丝。操作工人技艺娴熟、动作流利,让人眼花缭乱、沉浸其间、流连忘返。
  
“相比普通挂面,藁城宫面耐煮不糟,回锅不烂,口感筋道而润滑。”步俊英介绍说,宫面好吃,但是制作过程对温度、湿度要求十分严格,严寒、酷暑、雨雾天、阴天都不能生产,每年只有200多天能够满足正常生产要求。此外,什么季节该放多少盐也有所不同。正是因为这些讲究,才造就了“面细能穿针,空心有韧性”的宫面。据了解,2013年,藁城宫面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竹宫面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藁城宫面之所以闻名,除了其制作过程极为考究,对原材料也是精挑细选。藁城是全国优质强筋麦发源地,当地培育的“藁优麦”已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宫面原材料就选用本地“藁优麦”。“只有咱藁城的面、藁城的水加上藁城老师傅的非遗技艺,才能做出来正宗的藁城宫面。”步俊英自豪地说,如今,石家庄传承宫面有限公司年销量达4000吨,宫面礼盒包装有二三十种,可满足不同需求。
  
宫面产业成为致富增收的途径
  
“我主要负责抻面、晾晒等工作,宫面制作需要手艺人纯手工抻搓、上杆,将抻好的面挂上机器,再拉至4米的长度,才能保证宫面的口感。”杨利彬是土生土长的藁城人,在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工作了7年多。他告诉记者,2016年以前,他一直在厦门打工,工资不高,还远离亲人,听说家乡的宫面厂扩大规模,建设产业园区,就回来了。“园区离家近,骑电动车只需要15分钟,既能挣到钱又不耽误照顾家,最重要的是我可以从事传统手工技艺,咱也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份子了。”说罢,杨利彬开心地笑了。
  
步俊英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有80多名工人,都是附近村的村民,平均每天收入150元左右,宫面产业成为大家致富增收的途径。
  
除了园区的80多名工人外,那些和步俊英学习了直播带货销售技巧的周边妇女们也找到了自己赚钱的渠道。
  
与仍在公司做主播的赵云静不同,如今,李倩已经离开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但她依然从事网络直播。“我喜欢做主播。”昨天,36岁的李倩在接受采访时说,2023年冬,她到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应聘主播。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喜爱,所以李倩仅经过20多天培训就达到了上岗标准。之后近一年时间里,李倩一直在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我是去年10月份离职的。”李倩语气中颇有遗憾地说,当时,因为要照顾女儿,接送她上下学,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不过,由于接受了相对系统的培训,所以,李倩回家后,仍然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事情,继续做起了主播。“我主要是通过视频平台直播,销售宫面、宫灯。”李倩说,现在,她既能通过直播增加收入,也不耽误照顾女儿,可谓一举两得。“我特别感谢步姐对我的培训,是她让我学到了直播相关的知识、树立了自信。”李倩感激地说。而据步俊英透露,今年春节前,仅石家庄市传承宫面有限公司接到李倩的订单就超过了200个。
  
“从2022年到现在我们培训了30多名主播,他们可以来我们这里直播销售藁城宫面,也可以在家进行直播销售。”步俊英说,这些接受培训的主播基本都是一些全职妈妈,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自己带孩子无法外出工作。掌握了直播带货技巧后,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边赚钱边照顾家庭了。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 赵晓华 崔虹


热点推荐

  

编辑 齐颖 责编 霍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