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虚竹
自去年“9·24新政”以来,A股确实如大家所期,进入了上行市场。据Wind统计,自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2月18日的94个交易日里,代表着整个市场走势的万得全A指数上涨了40.57%,创业板指数更是创下了涨幅68.19%的好成绩。整个市场交投活跃,投资者跑步入场,近几日每天成交量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市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万得全A和创业板指走势,来源:Wind
在大环境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刚进入蛇年,市场便出现了24只基金步入清算程序。令人惊讶的是,其中5只竟然来自头部基金公司博时基金。
2025年博时基金清盘基金情况,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通常来说,基金清盘的原因是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基金规模太小,投资策略将受限,基金管理公司也难以通过收取管理费覆盖运营成本。因此,基金公司大多会考虑清盘以避免投资者与己方进一步的损失。
话说回来,博时基金最近的日子属实不好过。除5只清盘基金外,根据Wind统计,还有多达63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占博时基金管理产品总数的16.27%。同时,博时还有7只基金规模低于1000万元。这也意味着,博时基金近2成产品随时都有可能因规模问题被迫清盘。
对于一家头部基金公司而言,出现大规模的清盘或潜在清盘现象实属罕见。这不禁让人疑惑,博时基金究竟怎么了?
01 近三年盈利的混合型基金不足两成
别看博时基金是资产规模排名第六的老牌金融机构,但论起最考验投研能力的混合基金产品来说,其投资收益着实乏善可陈。
根据Wind统计,博时基金目前管理着123只混合基金产品,其中106只基金产品成立时间超过三年。
三年是用来衡量基金管理人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区间范围。然而,在近几个月A股表现良好的背景下,博时基金的混合基金产品仅有17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其中,博时研究慧选A三年累计收益为13.35%位列收益榜第一,而博时内需增长A近三年累计亏损则高达50.24%排名垫底。博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产品近三年平均收益,在同行业中排在了中下的位置。
博时基金部分混合型基金近三年收益表现,数据来源:Wind
博时基金混合型基金近三年收益排名,数据来源:Wind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同为公募基金第一梯队的易方达,成立三年以上的混合基金产品有108只,其中52只取得了正收益;华夏基金成立三年以上的混合基金有92只,其中28只近三年取得正收益。
投资圈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要做大概率的事。买博时的混合基金产品,只有2成概率不被毒打,这投资还怎么做?
基于此,投资者们用脚投票,博时基金的混合基金管理规模呈现大幅下滑态势。2021年12月31日,博时基金管理的混合基金尚有152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短短3年里,混合基金管理规模已跌至661亿元,有20只混合基金规模跌破5000万元,沦为迷你基。
博时混合基金规模变化,来源:Wind
02 优胜劣汰?继任者也不过如此
为改变现状,博时基金也进行了频繁的人事变动,去年年底解聘了“明星基金经理”沙炜,近日又对卓若伟、陈伟、李重阳三位基金经理进行岗位调整。有消息称,博时基金这波人事调整,可能是其重塑投研体系的契机,但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据公开资料,沙炜自2008年从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博时基金,历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原材料组组长、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助理等职,拥有近10年的投资经验。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明星基金经理仅在极少数基金中取得较好正向收益,其管理的大部分基金长期来看最终以亏损收场,其管理的基金管理规模也是越做越小。
沙炜管理的基金收益情况,2025.2.19,数据来源:Wind
沙炜离任后,多只基金产品并未找到令人满意的基金经理来接手。例如,基金经理王晗,管理基金经验仅2.05年,接手了规模为6.4亿的博时丝路主题A与规模为1.52亿博时周期优选A,在市场行情不错的情况下,短短4个月里就分别亏掉了6.02%与10.67%,在同类基金中回报垫底。
金耀是博时基金这两年挖来的外部基金经理之一,曾在安邦资产、天弘基金、民生加银基金工作。加入博时基金前,金耀管理的民生加银研究精选在3年时间取得了两倍多收益的好成绩,但其管理的民生加银优选、民生加银聚优等3只基金产品任期亏损则超过20%,属于收益极不稳定的“选手”。
金耀加入博时基金后,也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从蔡滨手里接管的博时产业精选A,5个月时间里任职回报为-8.15%,在同期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垫底。对于博时远见回报A投资回报来说,也仅在盈亏平衡线上下晃荡。
王晗管理的基金收益情况,2025.2.19,数据来源:Wind
金耀管理的基金收益情况,2025.2.19,数据来源:Wind
卓若伟、李重阳的卸任,也像是被博时基金“优化掉”了。卓若伟过往经历还算丰富,曾在厦门市商业银行、建信基金、诺安基金、泰达宏利基金、深圳市鹏城基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2017年加入博时基金,历任投资经理、绝对收益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博时恒荣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卓若伟的风险偏好较高,部分基金投资策略倾向于高仓位配置权益资产及可转债,这种策略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通常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但当市场波动加剧时,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就会暴露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也导致卓若伟管理的基金产品在同类型基金产品中回报排名长期垫底,其管理的资产也从巅峰时期的64.81亿f元严重缩水至8.28亿元。
本次卓若伟卸任的博时恒盛一年持有期A,在三年多时间里累计亏损13.74%,在偏债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7位。
卓若伟管理的基金收益及规模情况,2025.2.19,数据来源:Wind
李重阳连续卸任基金产品则显得更为有趣。李重阳过往经历也不差,曾在招商财富、招商证券、建信养老金、南方基金工作,2022年7月加入博时基金后,巅峰时期曾任博时恒康一年持有等10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掌管着43.21亿资产规模。然而2024年后,情况却急转直下,李重阳接连卸任了8只基金产品,目前仅管理着博时天颐A与博时新策略A两只基金产品。从回报排名可以看出,李重阳管理的大部分基金产品与同行业比较排名垫底,鲜有回报排名靠前的基金。
李重阳管理的基金收益情况及管理规模,2025.2.19,数据来源:Wind
不过吊诡的是,在李重阳卸任后,博时基金却选择如于冰、刘扬、谢泽林、杜文歌等新晋基金经理继任,这些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年限普遍不超过2年。如此缺乏经验的继任者,能否带领广大投资者向上爬坑,就不得而知了。
博时基金近几年已然成为基金清盘大户,2021年至今已清盘基金产品高达39只。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募行业竞争加剧,已经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博时基金虽然在搞优胜劣汰与“赛马机制”,但继任者如继续不堪重用,投资者们最终还会用脚投票,快速离开。
若要扭转颓势,博时基金还需多在投研梯队建设上多下功夫,毕竟,投资者最终还是要看产品业绩。
博时基金2021年至今清盘情况,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