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药企卷入“虚开发票”事件!直接影响企业纳税信用等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瑞瑞)近日,青岛税务局发布的两则决定书显示,当地两家企业在没有真实业务或与实际经营业务不符的情况下,向包括正海生物(300653.SZ)等药企或其子公司等多家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

图片

据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公布的两则《税务处理决定书》送达公告显示,青岛高信创联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3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之间,“在没有真实业务的情况下”向83家公司开具品名为“现代服务\服务费”“研发和技术服务\技术服务费”等的增值税普通发票762份,金额合计6951.83万元,合计税额417.11万元,合计价税7368.94万元,对上述发票定性为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其中,涉及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正海生物等多家企业。

此外,青岛市税务局在对青岛乾城展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涉税事宜进行检查后发现,根据“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的规定,将该公司对外开具给包括青岛迪安信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内的25家单位25份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定性虚开,虚开发票金额累计38.21万元。

记者查询工商信息显示,公告中所涉及的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青岛迪安信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为迪安诊断(300244.SZ)子公司。3月1日,记者致电正海生物等多家药企电话暂无人员回应。

“药企卷入 ‘虚开发票’ 事件会对企业的征信产生直接影响,从法律角度来看,虚开发票属于严重税收违法行为,会导致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下降。同时,药企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法律制裁,造成企业商业信誉受损与市场信任危机,这些后果将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未来发展。”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勇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析道,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行为对于企业来说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基于医药购销领域长期依赖“回扣”的驱动,虚开发票成为一些药企洗白灰色支出的主要手段。企业可以通过虚构成本支出,套取现金用于支付商业贿赂(如医药回扣)、员工福利等账外支出,以规避财务审计和税务稽查,掩盖非法资金流动等。虚开发票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经济利益驱动是导致企业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

张勇建议:首先要建立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从源头上减少虚开行为的发生。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发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虚开行为的发生。还要加强纳税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企业对税法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合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