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美国多家公司在清理印度裔高管,如微软、谷歌、推特和星巴克等。
2.印度裔高管在美国企业中的成功原因包括优秀的教育背景、口才和种姓制度。
3.然而,印度裔高管在职场上的表现并不一定比华裔高管更好,甚至存在排斥华裔的现象。
4.由于印度经济状况的变化,美国企业现在更需要能好好干活的人,而非张口就来的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前言
这些年,微软、谷歌、推特、星巴克都在清理印度裔的高管,根据彭博社消息,去年美国的上市公司里,至少有190个印度裔高管被炒鱿鱼,74个CEO是撕破脸式的被开除。比如马斯克收购推特后,不惜花费3.7个亿也要把印度高管开了。星巴克的印度裔CEO纳拉辛汉,上任不到1年半,也被公司开了。一时间,美国的这些大公司几乎都在针对印度裔的高管,美国媒体甚至为这些企业组成了一个解雇印度CEO的协会。
过去深受美国企业偏爱的印度裔高管,现在为什么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大家好,我是Edward。
这期我们来聊聊,印度高管。
正文
要回答美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印度高管,我们先看看他们自己人是怎么说的。曾经有个印度的记者是这么说的:"印度人占了全球18%的比重,所以全世界最顶尖的CEO出自这个国家不是很正常吗?"不得不说,三哥的脑回路确实有点东西。其实在我看来,印度裔的高管之所以能在美国混的风生水起,主要就是靠吹牛逼。
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的历史了,由于印度被英国殖民了将近200年,印度的语言除了他们本土的印地语还有英语,民族性格和文化都被英国塑造过,别管他们说的英语有没有咖喱味,反正吹牛逼能让欧美人听得懂,就足够了。而且他们被英国殖民的时间足够长,他们太懂老外了,能把马屁拍到人家的心趴上。一句话总结就是,干啥啥不行,汇报第一名。
知乎就有位老哥分享过,有一年公司年底的述职汇报,CEO和VP都在,述职效果直接决定了每个国家分公司的考核和第二年能拿到的资源。轮到亚洲述职,中日韩依次陈述了一年的艰辛工作和辉煌成绩,各大老板都是异常认真细致的陈述自己工作,千篇一律都都哈气了。但轮到印度负责人发言的时候,皮肤黝黑的大哥一上来就说:公司管理层对印度市场漠不关心,让我痛心疾首,现场所有人都傻眼。
三秒钟镇住后大哥继续慷慨陈词:“印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从二十多年前没有汽车电子等工业,到现在大量工厂在大举搬厂到印度;从三星到LG,从苹果到小米,中国的今天就是印度的明天!那请问公司管理层是愿意投资今天还是投资未来呢?”。
听听,这魄力、这格局,在场的老板们当即虎躯一震。
然后就开始要饭了:“印度分公司从总公司拿到的资源,完全不匹配印度的高速发展:薪资不够有吸引力、团队不够独立运作。印度分公司的表现不好,完完全全是因为公司对印度市场的不够重视,给予的资源不够有诚意。”然后人家是恨不得捶胸顿足仰天长啸,又开始激情澎湃的陈述,他心目中印度生意的宏伟愿景,并且具体列出了一条条需要总公司提供的资源。最后,一副大义凛然陈词总结:“我愿意为印度过去几年业绩不好负全责。但是今后,如果印度生意还不好,那就是管理层的不作为了。”。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印度大哥就直接下场走人,然后全场懵逼。最后的结局就是两个月后被升为印度总负责人,促使印度公司独立运作,并且拿到了更低的价格,和超过中日韩加起来的招人预算。咱先不说人家到底有没有能力,就这个画风,牛逼伴随着PPT那是张口就来,员工给老板画上饼了,把美国人都忽悠瘸了。就论这个吹牛逼的本事,那是拍马也赶不上。
但一旦上了台,那就不一样了。就比如星巴克刚刚开除的CEO,纳拉辛汉,这老哥就是印度裔。在职期间,仅一年的时间就把星巴克单店的销售额从正增长12%干到了负增长4%,成功把星巴克的股价干腰斩不说,工作期间还充分展现了种姓制度的“优越性”,不了解一线的情况下瞎指挥,把星巴克搞得乌烟瘴气。不仅星巴克内部的员工对他有意见,投资人看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不,自从把这个老哥换掉以后,星巴克的股价硬生生涨了20%。
然后这两年波音737坠机的事故频发。美国人研究完发现,原来是印度生产的零部件不合格,导致的飞机坠毁。当初波音公司让印度裔的丹尼斯·米伦伯格出任CEO,结果这老哥把波音公司的软件外包给了印度软件企业。给出的理由是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工资便宜,能给公司省钱。省不省钱我不知道,不过确实挺废命的,2次空难造成了346人死亡。慢慢的,波音公司在印度的业务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服务供应,再到合作研发、生产制造。
同时三哥还聘请了大量的印度裔的高管,这些人一个传十、十传百,很快波音公司印度裔的员工数量从1000多人变成了2万人。最后波音公司实在受不了了,把马上要退休的CEO找回来了,大佬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一口气开了1.7万人印度裔,先解决毒瘤再说。
三哥不靠谱的例子比比皆是。上个月美国的加州不是爆发了山火吗,火太大了,当地的消防员人手不够,所以各地都在派遣消防员过去支援。其中22名印度裔的消防员就被派过去了,美国人民本以为来的是最美逆行者,可万万没想到人家是来火上浇油的。不仅没把火灭了,反而让火烧得更凶了。这些印度裔消防员想着,只要在火势蔓延之前,先把前方的可燃物烧掉就可以顺利阻止大火。于是乎,这些消防员在前方点火,等到下班的时候,原本40个着火点,变成了80个!
鲁迅曾经不是说过吗,一个印度人是盲盒,一群印度人是恒河。形容的不仅仅是他们忽高忽低的操作,还形容的是他们在公司里不做人的行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用来形容印度人最合适不过了,只要公司里有一个印度裔的人当上小主管了,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权力了,那接下来就会出现人传人的现象,只不过传的不是病毒,而是印度人。
比如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就是印度裔,上任之后很快吸纳了三分之一的印度人进入董事会,在他任期内提拔了7名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担任谷歌的高管。三哥在公司拉帮结派也就算了,本来没啥好说的,结果他们还非常排斥华裔,这我就忍不了了。
根据《The Information》的调查,谷歌印度裔的高管人数,2015年还只占总人数的12%,到了2023年直接变成了27%,同时期的华裔高管比例从9%降到了6%。数据在这摆着,你说不是故意的,打死我都不相信。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人这么水,为什么美国的公司还是喜欢用印度人呢?
其实总结起来就3点原因。
首先,能够进入高级管理层的基本都是卷王。能够从印度理工学院这种地狱级内卷的地方出来,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毕竟印度也是14亿人口,最终只有2万人左右能录取,这个学校的学生相比于美国的学生,薪资要求不高,质量还说得过去,所以很多毕业生都被美国公司招走了。
其次,如果真的有种族天赋的话,那么印度人的天赋点是点在嘴上的。印度人忽悠人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一言不合就开启嘴遁模式,无论对结果有没有把握,那种自信的态度就差把“稳了”写在脸上,而外企的老板又很喜欢员工毛遂自荐,愿意给这样的员工资源去试试看,一来二去,印度裔的员工在职场上晋升飞快。
最后,就是印度人刻在骨子里的种姓制度了。种姓制度等级分明,低种姓的人习惯了服从上级,但是又渴望成为高种姓指挥低种姓的人。所以一方面印度人的服从性非常好,活干得好不好先不说,领导的情绪价值是拉满的,另一方面,他们对权力的敏感度极其高,印度人非常清楚组织里谁是可以欺负的,谁是绝对不能惹的,所以只要老板表达出提拔的意思,印度人最积极。
结尾
其实印度人到今天也不明白,自己明明深受欧美国家的偏爱,为什么一夜之间就被抛弃了。本质原因是经济不好,美国企业也不养闲人了。过去经济好的时候,风口上放头猪都能飞起来,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起来后,开始抢美国企业的饭碗了,那边的公司现在需要能好好干活的人,而不是张口就来的人。
过去印度裔的员工晋升确实非常快,但并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就比我们能力强,加上美国在世界各地养的殖子的宣传,让我们产生了印度裔都比华裔更成功的错觉。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话说回来,就算印度人在海外真的很成功,那么有多少人愿意回到印度,为国效力呢?
技术改变世界,梦想创造未来。
我是Edward,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