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重大举措。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效十分显著,为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制高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提速的关键路径。通过推动数实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由之路。而近期DeepSeek掀起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技术冲击波,更进一步展示了数字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以及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澎湃创造力。
曹鹏指出,但在多年的产业实践中也发现,在打造以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逾越的阻碍。例如,随着大模型应用井喷式爆发,国内亟需强大智算基座支撑;国内智算总量足够,但异构算力、算力分散问题较为严重,利用率较低;中小企业投身大模型应用,难以负担智算高成本。
针对以上问题,曹鹏提出了四个建议。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建设异构算力降低智算成本。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加强异构算力建设。在全球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异构算力已成为提升计算效率与降低成本的关键要素。通过高效整合CPU、GPU、FPGA等多种高性能计算资源,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最大化利用,从根本上降低智能计算的成本。建议以政策引导、标准化建设、典型案例树立等方式,推动算力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跨地域、跨架构的算力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普及与深度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夯实自主可控的智算底座,鼓励智能体大规模创新应用。DeepSeek的火爆将大模型应用再次推向了公众视野,彰显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巨大潜力的同时,避免美芯片管制持续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基础设施层面,只有加强自主可控智算能力建设,坚持自主研发与创新,才能确保我们的技术独立性与数据安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层应用层面,智能体已成为企业大模型落地的热点,建议抓住这轮大模型发展的契机,鼓励企业在实际业务中探索智能体、应用智能体,推动智能体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以加速产业转型和智能化进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存算协同发展,降低企业智算成本、提升计算效率。存储与计算的协同发展,能够实现数据的即时处理和高效利用,显著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进而降低整体能耗。这种协同不仅优化了算力资源的配置,还为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提供了更为高效、经济的计算支持。在大模型时代,存算协同将成为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促进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建议推动采用软硬一体、存算协同的新一代云计算架构,以技术革新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第四,推动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智算配额,实现产业智算普惠。大模型本身是实现产业价值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大模型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定是在真实的产业应用中。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机制,链主企业和云平台开放智算配额,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智算服务,将紧跟时代的先进技术通过产品化、平台化,普惠化地对外开放,降低应用和部署门槛,打造开箱即用的产品服务,让更多企业和个人无差别地享受技术创新的红利,引导技术创新走出实验室和大公司的围墙,在产业场景发挥价值。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黄家樑 北京报道
编辑 万璇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