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诗意之美与法律理性之光的碰撞 “普法驿站”走进颐和园

“我们将用园林的诗意之美诠释法律的理性之光,让广大干部职工和游客感受法治文化的深厚底蕴。”2025年3月4日,北京海淀法院在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挂牌成立“普法驿站”,并启动普法宣讲。

图片

颐和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属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中华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与“礼法相济”的治理传统。

颐和园承担着多项重要功能,也肩负着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我们将持续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积极发挥公园宣传窗口作用。”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李伟红主持仪式,并对颐和园在国事活动、改善生态、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方面承担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

随后,海淀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周元卿介绍了海淀法院“普法驿站”工作情况。近年来,海淀法院依托“一站、互融、共享”普法机制,广泛拓宽普法场景,打通普法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除实现在海淀区29个街镇全面覆盖,“普法驿站”还开设在公园、图书馆、老龄大学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每年开展普法宣讲百余场,普法动画在北京地铁全时段滚动播放,线上普法活动覆盖全国网民。

会上,海淀法院政治部主任戴国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原蕾共同为普法驿站揭牌。

图片

“我们希望以‘普法驿站’为窗口,搭建法治传播新阵地,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打造文化传承新范式。”海淀法院政治部主任戴国表示。普法驿站成立后,海淀法院将精准对接园区需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智慧,融合“赶考精神”中的纪律意识与法治内涵,实现历史文脉、红色精神与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让颐和园成为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交融的示范窗口,为新时代法治文化传播提供“法律+文化”的新范本。

颐和园管理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原蕾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对海淀法院予以颐和园普法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普法驿站”的设立,是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夯实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制度的重要举措。颐和园将着力把“普法驿站”打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对话平台、司法机构与公众的沟通平台、法治精神与古典园林文化交流的展示平台。

挂牌当日,普法宣讲活动随即启动。“什么情形会构成扰乱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推搡算不算殴打?”海淀法院行政庭法官闫行冉以《做文明守法人》为题,结合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讲授了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常见违法情形。

图片

海淀法院政治部干部尹黎卉围绕“全民反诈,你我同行”,与大家分享了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和情形,提醒大家筑牢反诈“防护网”,守好“钱袋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通讯员 尹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