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财眼观两会】张学武代表:建议构建中国风味标准战略体系

  中新经纬3月5日电 (闫淑鑫 实习生 贺赛)“当前,中国风味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势向好,但品牌价值、标准话语权、供应链安全、本土化运营四大关键短板依然突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建议构建中国风味标准战略体系。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 受访者供图

  “全球消费市场格局的重塑与数字经济浪潮相互交织,为中国风味走向世界提供了战略机遇。面对当前的核心挑战,亟需以全局思维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统筹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协同发力,从品牌塑造、标准掌控、技术突围、属地融合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张学武表示。

  具体来看,张学武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探索全球消费者品牌塑造,建议中国优先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建立5个以上品牌根据地,通过重点市场三年深耕计划,打造品牌国际化示范样本。

  二是构建中国风味标准战略体系,建议由市场监管总局主导立项,牵头制定《中国风味标准化体系》,明确“中国风味”定义、分类及评价指标,设立《香辛料辣度分级》《发酵工艺参数》等行业标准,结合传统饮食文化(如八大菜系特征)与现代科技(如感官科学、风味物质检测技术)制定分级标准;推动国际标准互认,推动“辣味健康指标”等关键指标纳入国际食品法典(CODEX),让中国风味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

  三是以研发跃迁强化科技闭环,建议科技部牵头实施“风味科学攀登计划”,推进核心技术攻坚,运用风味组学等技术解码八大菜系核心配方,建立“中华风味物质百科全书”;鼓励头部企业联合院所组建“中国风味科学实验室”,重点突破魔芋、豆制品等本土优势风味品类,开发符合全球健康趋势的功能性产品,建立“健康中国风味”认知标签;推动高校开设“食品国际化管理”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辟绿色通道支持风味创新专利缩短审查周期。

  四是推进品牌全球本土化建设,建议商务部建设区域性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在RCEP框架下建立东南亚食品工业园,联合本土企业形成全链条集群;支持企业在海外建设本土化生产基地,联合本土企业发起“全球食品创新伙伴计划”,加强消费者洞察研究,合作开发跨文化爆品;支持企业收购海外本土品牌,提升属地员工占比。

  “当前全球市场格局深度调整,中国风味产业迎来关键窗口期。我们应以品牌塑造占据心智制高点,靠标准突破掌控话语权,用技术创新锻造竞争力,借属地运营扎根全球市场,系统性推动中国风味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大跨越,打造全球消费者品牌。”张学武表示。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闫淑鑫:yanshuxi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