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被北交所通报批评,多计利润总额127.47万元。
2.违规行为包括整体销售合同模式下收入确认不当、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及存货跌价准备计算不准等。
3.由于2023年年报披露的利润亏损总额绝对值较小,昆工科技曾申辩称错报比例较高,但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然而,北交所未认可申辩,给予昆工科技及相关人员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
5.2024年度,昆工科技业绩仍受新业务投入影响,亏损额明显扩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1152.BJ,以下简称“昆工科技”)日前遭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通报批评。
北交所近日发布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因整体销售合同模式下收入确认不当、在建工程转固不及时及存货跌价准备计算不准等问题,导致昆工科技2023年年报多计利润总额127.47万元。
对此次纪律处分,昆工科技曾申辩称,因2023年年报披露的利润亏损总额绝对值较小,导致错报比例较高,上述错报对公司财务状况影响较小,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过,相应申辩未获监管认可。基于相应违规问题,北交所给予昆工科技及相关人员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
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61.66%
此次监管决定书指出,昆工科技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存在违规问题,导致其2023年年报共多计利润总额127.4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61.66%。
具体来看,整体销售合同模式下,昆工科技分批发货的部分收入未计入恰当的会计期间。同时,昆工科技个别在建工程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金额不准确;个别存货跌价准备冲回依据不充分,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计算不准确。
实际上,因相应违规问题,昆工科技已于2024年11月底收到云南证监局的警示函。
对于北交所此次纪律处分,昆工科技也曾申辩称,云南证监局已采取相关行政监管措施;公司制定整改计划并持续进行整改规范;公司与保荐机构、审计机构持续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因2023年年报披露的利润亏损总额绝对值较小,导致错报比例较高,上述错报对公司财务状况影响较小,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制定整改计划、与中介机构保持沟通等,属于持续整改规范的义务范围。”北交所指出,昆工科技财务数据错报违反相关规定,其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不影响交易所采取自律处理措施。
“财务数据属于上市公司的重要经营信息,对投资者决策影响重大,上市公司在核算、编制、披露相关信息时应特别审慎,以确保披露的定期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北交所表示,昆工科技利润错报比例达到161.66%,错报比例较高,交易所在作出纪律处分的过程中,已综合考量了相关因素及影响。
基于此,北交所决定给予昆工科技及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忠诚、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朱承亮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上市次年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昆工科技是一家集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及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2022年9月,昆工科技登陆北交所。上市次年,该公司业绩转亏。Wind数据显示,2023年度,该公司实现营收4.90亿元,同比下降13.07%;归母净利润-105.74万元,同比下降102.51%;扣非净利润-314.37万元,同比下降111.11%。
对此,昆工科技表示,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是因当期产品销售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毛利率较高的阳极板产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毛利较低的不锈钢阴极板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公司研发项目投入增加,加大了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投入,导致当期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增加。
“目前公司由盈利转亏损,主要是公司新业务拓展的阶段性影响。”昆工科技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新业务拓展对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加强风险控制。
不过,相应解释显未获监管认可。在年报问询函中,交易所要求昆工科技说明2023年度净利润大幅下滑且为负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产品销售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原因及合理性。
昆工科技在回复中仍表示,其2023年度由盈转亏主要是公司新业务拓展的阶段性影响。未来,随着公司铅炭电池项目逐步投产运营,公司双主业运营将增强抗风险能力,主营业务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昆工科技近日发布的业绩快报,2024年度,该公司业绩仍受新业务投入影响。当期,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5.39%,但仍亏损,归母净利润为-3534.7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3803.71万元,亏损额明显扩大。
就相应事项,记者致电昆工科技董秘办采访。对方表示相关领导目前不在公司,会将采访事项向领导反馈后回复。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