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的“文旅+”实践:请丘比特来讲乡村爱情故事

AI划重点 · 全文约2550字,阅读需8分钟

1.莫干山爱神谷景区通过打造文化休闲之所,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网红打卡热点。

2.爱神谷景区由六位四合村村民共同打造,其中包括一位80后大学生和一位60后民宿业主。

3.除此之外,景区内的丘比特塑像和宋代爱情传说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4.爱神谷景区的发展得益于村民之间的信赖和合作,以及他们对乡村发展的热情和创意。

5.目前,爱神谷景区已拥有600亩占地,包括沙滩、洞穴茅亭、竹林茶等丰富旅游业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雯 特约摄影 王永红

2月18日,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动员部署会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上提出“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文化+旅游”怎么做?浙江人从不缺乏使命感,更不缺创意。最近,潮新闻记者探访了莫干山的“爱神谷”。社交媒体上,“爱神谷”在半个月里呈现出来的四季风情成为打卡热点。这背后,是6位四合村村民在“讲自己的故事”。

一场大雪,两日高温,当夏天被“紧急撤回”时,“小三亚”在半个月内经历了四季。

莫干山爱神谷里的棕榈沙滩、洞穴茅亭,在温度的升降之间,变幻着模样,既可洋溢南国椰风,又不乏塞北冬意。

图片

莫干山的雪

刷着朋友圈的惊叹,再望向络绎而来的游人,43岁的王洪良呷了一口“洞穴咖啡”,心里又笃定了一分。

“小三亚”是湖州德清的“小三亚”,进入莫干山镇四合村爱神谷,首道风光便是“小三亚”的碧水、蓝天、沙滩、游船……沿着溪水上溯,狮子山顶有一座巨大的丘比特塑像,他拉满弓,将红色的爱心射向山谷。

爱神谷并非莫干山已有的地名,而是四合村村民王洪良和另外五位同村人共同打造的文化休闲之所。

2023年5月,爱神谷一期正式营业,“小三亚”的名号很快打响。

可是,除了“小三亚”之外,爱神谷能否具有持久的魅力?一个舶来的爱神,该如何讲好莫干山的故事?

王洪良和他的五位合作者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行动。

图片

丘比特脚下远眺

六人抱团

爱神谷位于莫干山北坡,距山南侧的裸心谷驱车距离不到20公里,上世纪90年代,莫干山民宿业的雏形,正是从这里开启。

王洪良投身民宿业时,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3.0时代。不大的四合村,当时就星散着六家比较成熟的特色民宿,将其放入整个莫干山进行竞争,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要想六家民宿都活得好,得想办法留住游客。”可是,当时的四合村资源乏善可陈,虽有莫干山的好山好水,可这些在江南的地域特色中,算不上特别。

返乡创业之前,王洪良在外地从事酒店行业多年,他深知,排斥同行,不如抱团取暖。2019年的某一天,召集另外五位民宿业主开了一场小会。

“那场小会的议题,其实还没有那么明确。”王洪良说,大家唯一确定的是:一定要在丰富旅游业态上做好文章。至于做什么,只能看看别人做什么,边看边做。

但今天回头去看,那个“小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组建一个老中青兼具的团队。

图片

从左至右:王洪良 项亨旺 何森海

团队中的“老大”项亨旺生于1959年,王满堂、王国强、王建国、王洪良,有60后、70后,也有80后,最年轻的何森海生于1989年,是一位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王洪良很满意这个团队,可以凭经验求稳,又可以凭新锐开拓。

抱团的第一个成果,是在山中的西湖顶建了一条“彩虹步道”。这是王洪良从国外学来的。四合村山势连绵,翠竹挺立,和“彩虹”搭配非常出片。大家凑了11万元,完成“彩虹步道”,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只是,这条成为网红的步道没能让游客待足时间,自然也难以产生可持续的收益。

好在,大家都卯着一股劲,决心立足这片山水,继续创造机会。

宋代的爱情

六人团队中,王姓占多数。这也是四合村一带的主体姓氏。王姓一族过去居住在山中的船舱里一带,就位于“彩虹步道”附近。这个小小的村落在清代的战乱中人口离散,又再行聚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慢慢地迁下了山。如今,王洪良的祖居地,有人开了一个小酒店,坐拥着大片山色。

图片

今天的船舱里

村子已逐渐消失,但祖祖辈辈流传的故事还在讲述。

王洪良最爱听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000年前,算来应该是宋代。一个寡居的女子,带着孩子生活,日子过得艰难。一位未婚的王姓年轻人时常照料母子俩,女子善良坚强,赢得男子倾慕。只是,两人的相爱不容于世俗。后来,年轻人带母子二人隐居于山中的仙人洞。

王洪良说,他很感动于这个传说,它不是才子佳人后花园的故事,但其中有平凡人对成见冲破。当他和团队谋划打造更大规模的“网红景点”时,这段传说给了他灵感。于是,爱神谷诞生了。

狮子山上真有一个仙人洞。有友人慕名而来,项亨旺就会载他在山上转一圈,一路上说一说村里的故事。神仙洞正待开发,在山路上停车,望向竹林深处,隐约能看见山石嶙峋。

一段宋朝人的爱情故事,一个站在山顶射箭的丘比特——这个混搭有点出人意料。

“既然山里有故事,何不造一个‘爱神’让游客记住我们?”让丘比特讲述莫干山里的古老爱情是否合适?大家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王洪良认为,如果塑一个宋代人置于山顶,很难让人记住,也很难生发爱情的想象。而丘比特作为西方文化中爱情的核心符号,频繁现身文学、艺术及节日庆典,至今仍是浪漫与情欲的永恒化身,揭示人类对爱情本能般的向往与敬畏。

于是,六人团队达成一致,就让丘比特站在山顶,但爱神谷的内核讲的还是中国故事。

信赖的力量

让一座山成为占地600多亩的休闲胜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旁观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首先,六位发起人如何达成一致的理念,又如何调动财力与人力,就是摆在面前的大难题。

六人之间的信赖感,起于对家乡的熟稔。

“大家生活在一个村里,或是发小,或是父辈,大家都了解彼此的成长经历、做事风格。”王洪良说,这种熟稔除了对人的了解,还包括对村里的水库、群山、竹林等资源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其他问题就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

他们先是联合村民,对老旧山塘水库进行改造,废弃多年的水库,重新青碧如玉,水岸沙滩平整,棕榈迎风,在江南山水中,营造出南国风尚。

图片

爱神谷“小三亚” 来自德清发布

这个过程中,有不少“自己动手”的成分。起初,他们也找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只是,按占地面积计费,实在难以承担。而且,爱神谷打造于疫情期间,当时,民宿行业正遭遇寒冬。王洪良说,他就拿出了压箱底的积蓄,而家人对此没有一句怨言。

期间,大家要自行设计图纸,到外地考察,还要调解项目涉及的用地问题,并面临诸多质疑。

在王洪良看来,爱神谷对外开放是全村人努力的结果。2024年,爱神谷的游玩场地一直往山上拓展,沿竹海步道,溯溪、休憩、品尝特色餐饮……当夜晚来临,还可以看一场灯光秀或露天电影。

这里已经成为一整天都玩不完的去处。

荆棘中筑新梦

在人群簇拥中,四合村的餐饮店、手工坊忙起来了,周边民宿随之升级。

“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号召更多人回到山里,乡村发展需要更多有创意的年轻人。”王洪良的愿望正在实现,团队里的年轻人何森海正在感受这种吸引力。

最年长的项亨旺则带领大家研究起竹林茶。这种野生于竹林,不施一点农药的本土茶叶,茶型袅娜,味道甘冽。项亨旺正在寻求各种平台,让它为人所知、所爱。

与莫干山南侧的裸心谷不同,爱神谷从诞生之初便带着强烈的“本土基因”。它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人造景观与自然山水的融合,更在于背后的乡土情怀与振兴梦想。

图片

竹林雪景

前行之时,危机感也一直埋在心里。伴随人们对美好体验的追求,莫干山的一些本土民宿的确存在设施和管理上的落后。站在“小三亚”的沙滩上,坚持“让山里的石头和溪水讲故事”的王洪良正在寻求良策。

在山顶丘比特的身后,一座现代化的酒店已经画好蓝图。前几天,项亨旺又带上友人,攀上后山,在一片荆棘遍布中勾画新的梦想。

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