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盖云飞/文
唐摹《万岁通天帖》、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卷》、张旭《古诗四帖卷》、周昉《簪花仕女图》、赵佶《瑞鹤图》、三燕时期“花树状金步摇”、元代“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宋代“大晟编钟”、红山文化象征物“玉猪龙”……如果这些文物同时出现在艺术的舞台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么就来情境剧《国宝辽宁》的舞台上亲身感受一下吧。
3月4日记者获悉,5月17日、18日、19日,由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辽宁省博物馆联袂打造的大型情境剧《国宝辽宁》,将在辽宁大剧院首演,艺术家们将带你穿越千年,在国宝中领略华夏之美,文明之光。
玉猪龙当萌宠
“展卷”《国宝辽宁》
记者了解到,大型情境剧《国宝辽宁》展示的国宝是从辽博丰富的馆藏中精选出20件文物作品,分别是《万岁通天帖》(唐摹)、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卷》(唐代)、张旭《古诗四帖卷》(唐代)、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唐代)、《兰亭序(开皇本)拓本》(宋代)、王蒙《修禊图卷》(元代)、祝允明《书兰亭序》(明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唐代)、赵佶《瑞鹤图》(北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代摹本)、九霄环佩琴(唐代)、王振鹏《伯牙鼓琴图》(元代)、花树状金步摇(三燕时期)、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元代)、三彩釉印牡丹双蝶纹海棠式长盘(辽代)、大晟编钟(宋代)、古墓壁画《鼓乐图》(辽代)、朱克柔《山茶蛱蝶图》(南宋缂丝)、三彩鸳鸯壶(辽代)和红山文化象征物“玉猪龙”。
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芒,能够长盛不衰五千年,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对文明的敬畏与传承。辽宁歌舞团党委书记、《国宝辽宁》总导演马玉丽表示,这些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放眼世界,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从新石器时代到元明清时期,从书法、书画到器物、壁画,它们是精品中的翘楚,有的更是不允许出境的国宝级文物,它们形成的文物矩阵呈现多元而立体的文化景观。
“为使舞台更加有趣生动,我们主创团队设定让标志辽宁的红山文化象征器物玉猪龙作为贯穿全场的卡通人物,在萌宠玉猪龙的引领下观众仿佛踏入了一场跨越时空、链接古今的神秘探索之旅。文物外是两主人公的去留取舍,文物内是中华文明的璀璨呈现。”马玉丽说。她希望用年轻人的审美视角去解读国宝的意义和价值,更想通过文物去做一次文化艺术的历史回眸。
《国宝辽宁》可整可分皆为精品
其实从去年五一快闪《洛神赋图》亮相辽宁省博物馆引起轰动开始,大型情境剧《国宝辽宁》就一直备受期待,而主创团队也一直在不断地调整打磨中力求让“国宝辽宁”在舞台上呈现出非同一般的魅力。
总导演马玉丽说,《国宝辽宁》要容纳的内容丰富驳杂,如何将20件文物容纳在一个戏剧结构内,是一个创意难题。经过主创团队多次论证研讨,他们设计出一个“一千零一夜”似的戏剧结构,在这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是一对即将离别的年轻恋人,在男主邀请女主看了一次博物馆的数字展后,经过国宝盛宴的洗礼,女孩最终决定留在祖国,共同为祖国的文博建设贡献青春和未来。
为了更好实现舞台呈现,整部作品设定了严谨的戏剧结构,设定了一个类似“三一律”的戏剧情境,同一时间——“七夕之夜”,同一地点——“辽宁省博物馆”,一个情节主题——以国宝故事、爱人情、家国情,留住所爱,共赴未来。
整部作品也是多元形式的舞台演绎,作品以舞蹈为主,融汇民族器乐、杂技、诗朗诵等艺术形式呈现文物之美。利用舞美、音乐、服装道具的精妙设计配合剧情展开创意创作,结合新媒体新技术,助力呈现文物数字化奇迹。
马玉丽表示,这部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宏观上看是一部跨界融合情境剧,微观上可以自由做拆分,每个章节,甚至每个节目都是一个独立的精品。这样创作的目的是既能满足大剧场的观看体验,也能配合文物展出的需要,让汉字、人物、文饰从纸绢、画面、器具中跳脱至舞台,实现让文物充分、合理融入剧情。数字化舞台的充分调用,沉浸式的感观体验,打破演员台上演、观众台下看的程式化,让文物在你身边出现,娓娓道来。
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种使命
近年来,从《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梦华录》等精品影视剧,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国色天香》《凤鸣朝阳》《山河诗长安》等舞台节目的火爆出圈,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者”“代言者”,它们的爆火恰恰说明了传统文化类作品已经与当代观众建立起了深度链接,可以说这类作品引领了大众审美。
辽宁歌舞团团长吕萌说:“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去做这件事情,就是因为我们被这些一眼千年的文物深深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被唤醒、被震撼、被赋能,激励着我们这代人去传承、发扬和笃定前行。”
对于当下辽宁乃至全国文体旅融合的火热发展态势,吕萌表示,情境剧《国宝辽宁》既能在大剧场开展商业性演出,也能在博物馆沉浸式小剧场进行驻场演出。观众在观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欣赏到最顶尖的文艺演出。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进生活,在当下俨然成为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文化时尚。吕萌说,这部作品的主创人员来自辽宁歌舞团、辽宁省博物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等,超强的一级演职人员队伍,保证了《国宝辽宁》的有力推进和上演质量。他们将立足高原、勇攀高峰,让《国宝辽宁》立得住、叫得响。
作为国有省直文艺院团,辽宁歌舞团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辽博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用悠久灿烂的文化,掀起全民热爱、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华夏之美、文明之光。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