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春秋假、将元宵节、冬至设为法定节假日 这些代表委员发声了

3月5日上午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

释放消费潜力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支持

图片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

不少代表委员聚焦休假、社保等

与职工息息相关的话题

就在3月4日

“建议在全国推行春秋假制度”

冲上了热搜第一

图片

据极目新闻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表示,此次他在两会上提出在全国推行“春秋假”的建议:

一是要分步推广“春秋假”制度。前期,在五一假期前后安排衔接一周左右的“春假”。未来,再视“春假”执行情况,逐步考虑推行“秋假”制度;

二是推行“春假”制度,各地要因地制宜、错峰休假。南方地区可考虑将“春假”设在五一假期之前,北方地区“春假”考虑衔接在五一假期之后,高等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春假”时间为2周

三是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各地政府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确保企事业单位落实“春秋假”的带薪休假制度;

四是鼓励目的地政府的财政、文旅、交通等部门通力合作,推出文旅消费补贴等,促进“春秋假”消费增长,更好发挥假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庞永辉认为,推行“春秋假”制度,可为国人提供更多出行选择。特别是对于家庭出游而言,家长可在“春秋假”期间带薪休假陪伴孩子,是寒暑假之外可行的时间窗口。同时,“春秋假”也可促进假日旅游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统一假期出游集中带来的资源供需紧张问题。

相关话题下

不少网友评论称

“请尽快推行”

“春天好想出去玩”

图片

图片

中国青年报注意到,目前已有多所高校施行春假或秋假。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今年春假时间为4月底。

图片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历显示,今年该校计划4月26日-5月4日放春假,去年9月28日-10月6日为秋假。

图片

去年,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于3月30日-4月5日放春假,春假主题为“去赏花·去恋爱”。

图片

除此之外

还有多位代表委员

对节假日相关内容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心声~

图片

建议春节假期取消调休延至9天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表示,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也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今年起春节法定假期由3天变为4天,通过调休从除夕开始放假8天,这是对春节假期的优化。

赵皖平认为,未来春节假期仍有一些调整空间,例如可以取消调休,将法定假期再增加3至5天,改为放假9天

图片

建议将元宵节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此次拟建议,将元宵节设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将元宵节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温情致敬,更是构建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的战略选择。”

庹庆明认为,将元宵节纳入法定节假日体系具有多重现实意义。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层面,法定假期将为各地举办灯会、非遗展演、民俗研学等活动提供时间保障,激发传统节日的当代活力。二是经济发展层面,参考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6326.87亿元旅游收入的规模,若元宵节被设为假日,有望形成500亿级消费增量。此外还有社会效益层面、国际文化竞争的时代需求方面等。

图片

图源:IC photo

图片

建议将冬至增设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人大代表陈南表示,“冬至在中国古代就是法定假期,古代人们视冬至为阳气始生、万物更新的日子,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因此,将冬至设为法定节假日,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陈南认为,从现有法定节假日分布的角度来看,国庆后到元旦期间长达近3个月没有公共假期。冬至恰好位于这个时间段内,将其设为法定节假日,可以填补这一假期空白,满足劳动者的休息需求,又能促进文化旅游和消费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冬至作为冬季的重要节日,也适合人们在家中团聚,享受家庭温暖,增进亲情和友情。因此,建议尽快将冬至纳入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

图片

建议累计工龄满30年享20天年假

“未来,劳动者的职业生涯进一步延长,累计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职工群体规模将持续扩大。现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只规定了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这一制度设计已难以适应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需求”。

针对“带薪年假”,全国人大代表冯涛建议,增设“累计工龄满30年享20天年假”档位,同时兼顾特殊行业,对高危、高强度的行业倾斜,允许地方政府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额外增加1~5天年假。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劳动关系。

图片

建议推广休假储蓄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建议,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益,可明确“双休制”为基准,允许特殊行业申请弹性工时,但须保障周均工时不超过44小时,并统一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劳动工时等标准。

对于休假模式,吕国泉建议进一步创新,政企联动推广错峰休假,政府每年发布“错峰休假指南”,结合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引导职工分段休假。建议职工凭年假证明可享景区、酒店折扣,降低错峰出行成本。探索推广“休假储蓄”模式,鼓励企业与职工协商,将未休假天数转换为未来弹性假期。

图片

图源:IC photo

图片

建议陪产假延长至30天

全国政协委员拜文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关注到不少年轻夫妇面临新生儿的看护问题,例如请保姆或月嫂带来的育儿成本增加。

为了减轻年轻夫妇生育的经济压力,应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措施,他呼吁延长产假及陪产假,建议女性产假不少于6个月,男性陪产假不少于30天,并且可根据各地情况出台更多支持政策。

图片

建议男性可申请6个月育儿假

为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全国人大代表张强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建议严格落实育儿假、配偶陪产假等制度,试点“父育假”制度,如男性可申请最长6个月育儿假,推动男性育儿责任分担。同时,统一生育假期成本分担机制,对企业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保费用给予财政补贴,建议一孩家庭补贴50%,二孩、三孩家庭提高至70%-90%,降低企业用工压力。

图片

建议父母退休后儿女每5年加1天陪护假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邵永海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年轻人工作繁忙,子女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结合前期走访调研,建议科学有效地增加老年人子女陪护假期,可以按照“假期法定”“分段递增”“灵活安排”的方式推进。

具体来说,先要将老年人子女陪护假纳入国家劳动法或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子女有权享有一定天数的带薪假期用于照顾年迈双亲。在具体假期天数计算上,他建议在父母退休后根据其年龄增长适当增加陪护假天数,比如每满五岁增加一天,直至达到特定上限。邵永海还建议,子女陪护假期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允许分散使用,而非一次性休完,以便于突发情况下随时提供照顾,而不必担心连续离岗的问题。

图片

关于代表委员们的建议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极目新闻、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时报、广东省总工会、北京商报、检察日报、现代快报、微博等)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