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抓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要素强基、消费投资提振等重点工作,加快创建“三力三区”
罗湖抢抓换道超车机遇 推动产业向新图强
3月4日,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关键之年,关键部署。报告强调,今年罗湖区将按照区八届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安排,以“百千万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提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转”?新一年工作“拼”在何处?报告中着重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消费投资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找准城区突围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擂响实干战鼓,燃动改革引擎,释放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重塑动能、培育势能,拼出发展新篇章”的强烈信号,誓以拼搏之姿绘就创新实干、奋勇争先的新图景。
以“增量”优化“存量”
构建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
在此次两万余字的报告中,“产业”一词出现高达116次,是2025年罗湖区当之无愧的头号热词。如若把时间再往前推,你会惊喜地看到,围绕“聚力产业升级、加快动能塑造”,奋进的序曲,已然澎湃。
2月21日竞得土地,27日同步签署《产业监管协议》《土地出让合同》,并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证明》,次日即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周五,位于清水河总部新城的罗湖新质科技大厦(暂定名)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开工动土。据了解,该项目系罗湖首单“招拍挂”产业用地,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紧密协作下,企业实现6天完成拿地拿证,赶在3月前落下“开工第一铲”的实干成效。
突破常规建设时序实现“无障碍推进”,以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空间资源配置难题,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标注出创新驱动的鲜明注脚,罗湖新质科技大厦(暂定名)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罗湖方案”。
对于处于动能重塑期、势能培育期、新一轮大发展突破期的罗湖而言,建设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设计图”,也是凝心聚力、踔厉前行的“作战图”,还是未来城区发展的“新蓝图”。
近年来,罗湖积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业生态,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作为传统商贸大区、消费旺区、口岸城区,这里应用场景丰富多样,足以让企业大展身手。
做好增量目标“策略选择”,优化存量资源“发展潜力”,罗湖一直在行动。在报告中提到,提升金融、商贸、专业服务业“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推动传统产业向强而行;升级擦亮黄金珠宝、旅游、医美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而进。这无一不体现了该区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2025年,罗湖将实施产业结构升级行动,构建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城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攀升计划”、特色产业“登峰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未来产业“苗圃计划”。具体而言,将推出“费改保”创新应用场景20个以上,推出2个公共事业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新增金融科技产业链企业10家以上;开工建设“深南东1号”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发布医疗、教育、基层治理等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30个以上。打造载人、载物、无人机公共服务起降点“三张网”,新增5G-A基站、通感一体化基站和100个低空起降点等。
优化产业布局是产业转型的增长范式。报告中提到,今年罗湖将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以园区思维规划建设运营重点片区,加快形成“一轴两带三组团”空间格局,通过集中空间资源、要素禀赋和配套设施,打造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集聚区。其中,包括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等。巩固提升罗湖金融、红岭北现代商贸、清水河数字经济、水贝时尚设计四大总部经济集聚区;集聚发展区域总部、研发总部、贸易总部“三类”高能级总部;聚焦金融、专业服务业、软信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打造30栋主题楼宇。
洽谈签约项目共计39个,投资总额621亿元……在2024年12月的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中,罗湖区聚焦高质量企业和高能级产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企业、“独角兽”投资项目占比超半数,人工智能、低空空天、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今年,罗湖将实施招商引资提质行动,坚定践行“心诚、行程”的招商理念,全力以赴“延链补链强链扩链”,以诚意满满的“橄榄枝”招引更多“金凤凰”,为经济增动能、产业优结构注入源头活水。将头部企业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牵引点、支撑点,全力招引500强企业、央企、大型跨国企业;全年引进新兴企业数量占引进企业总量的50%以上。开展基金招商伙伴专项行动,实施“补改投”基金投资项目和国企直投重大项目。吸引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参与场景建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项目落地,推动招商引资从“给补贴”向“给机会”转变。
以“流量”撬动“留量”
发力重点项目提振消费投资
3月4日,深圳罗湖KK TIME购物中心上演电竞狂欢,EDG颁奖典礼与无畏契约明星挑战赛吸引爱好者们汇聚一堂;2025年新春爱国路花市人流量突破190万人次;“罗湖迎春福利多 消费还能抽汽车”促消费活动在微博同城热搜话题阅读量达973万+……优质消费场景的构建有助于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在过去的一年,罗湖举办30余场贯穿全年的促消费活动,持续推进五大特色消费街区建设,以“文化+消费”“产业+消费”等多维的融合创新,释放了城区市场消费力的潜能。
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今年,罗湖将实施消费投资提振行动,以重点项目全面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全方位扩内需、稳外贸、挖潜力。
完成水贝黄金珠宝消费街区建设和东门步行街改造工程,启动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二期工程。布局新空间、发展新业态,新增益田假日广场、湖贝里等商业综合体。新增离境退税商店15家以上。发布首店指南与首店地图,举办5场以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首发、时尚首秀仪式。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精彩、周周有活动”,打造大望梧桐、水贝珠宝、笋岗家文化、深港融合等七大文旅消费品牌。突出以赛营城、以赛兴城,全力办好十五运会,建成深圳棋院、银湖多功能赛事中心,完成银湖会议中心改扩建;承办“三棋一牌”赛事,打造银湖“智力运动谷”和智力运动先锋城区。
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2024年,罗湖启动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签订笋岗客整所项目框架协议,打造全球首个在运行铁路上进行上盖开发的项目。全面完成深汕高铁罗湖北站12项拆迁任务,推进罗湖北站站城一体化及上盖物业开发项目……一系列项目的启动,为加速推动优势产业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链?2025年,在实施消费投资提振行动中,罗湖将以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开工建设红岗人工智能产业园、笋岗客整所、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在项目谋划储备方面,罗湖将健全多元融资机制。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抢抓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契机,谋划实施一批专项债项目。
以“智治”激活“智享”
打造更加“可感可及”的民生幸福
近日,罗湖区在城区治理和教育云双平台完成了Deepseek、豆包等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通过接入Deepseek-R1 671B和R1 70B等模型,构建全市首批多AI城区智能体,在“政务+教育”两大核心领域实现治理模式创新突破。无独有偶,罗湖医院集团也本地化部署“Deepseek和腾讯混元”,将“腾讯AI临床助手”接入基层社康诊疗场景,通过实时分析病历数据为全科医生提供了辅助诊断支持。
“智慧大脑”正在加入城市治理当中,从智治生态、智享生活到智造生产,罗湖在政策扶持、生态培育等多维度发力,取得了一定先发优势。为深化AI全域全时应用,罗湖区出台《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十条措施》,从算法研发、数据开放、算力支持等多维度为技术落地提供保障,并推出49个“AI+”大模型应用场景,覆盖政务、医疗、交通、养老等关键领域,切实提升服务可及性与市民生活便利度。人工智能已经融入城市治理和民生需求的方方面面。
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通过无人机巡查、智慧社区管理等基层智治场景应用,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筑牢数字底座。在夯实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把科技势能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效能。
报告中指出,将筑牢公共安全屏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拓展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广木棉岭智慧社区应用,拓展更多“基层智治”场景。
在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领域,罗湖着力推进教育与医疗提质。将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加快翠园中学新校区、罗湖外国语全寄宿制高中等10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4000个以上;推进区中医院、区妇保院改扩建,完成疾控中心旧址改造;支持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新增3个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建成5个区级质控中心;新增2家社康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记者 赵新明 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