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田鑫就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向沈丹阳进行了提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刚才您也介绍到,今年《报告》特别注重提振信心。请问在激发企业活力、提振企业预期和信心方面,今年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沈丹阳表示,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心方面,今年要做很多工作,特别是要在扎扎实实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基础上,突出三件事,即“抓环境、减负担、优服务”。
抓环境,就是要持续下大力气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稳定连续的政策环境。比如,要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的项目建设、投资建设;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四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减负担,也就是让企业轻装上阵,重点是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比如,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还要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长效机制。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继续下大力气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等等。
优服务,就是要以政府的优质服务支持企业更好发展,把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服务的重要抓手。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各级政府的相关政务服务,建立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
四方面看今年报告重点
沈丹阳表示,今年的报告特别注重高质量、抓改革、惠民生、强信心。他从四个方面展开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