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5.0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性能巅峰:致态 TiPro9000 4TB 实测

一、国产首款 PCIe 5.0 固态硬盘,致态 TiPro9000 4TB 版本登场

近些年随着国产固态硬盘的不断崛起,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步从追求极致性价比,开始转向高性能场景的方向,特别是希望国产固态硬盘也能有自己的旗舰产品,彻底改写“国内低端、国外高端”的固态硬盘市场分层格局。

作为目前国产固态硬盘的领军品牌之一,【致态】在 2024 年双十一拿下了在京东 SSD 品类的交易总额(GMV)和销量双料冠军。旗下的 TiPlus 7100 固态硬盘 2TB 更是成为最受欢迎单品。

图片

就在去年 12 月下旬,致态发布了旗下 PCIe 5.0 产品——【TiPro9000 固态硬盘】,这也是首款国产 PCIe 5.0 固态硬盘,它的发布标志着国产存储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海外厂商在高端存储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

图片

那么 PCIe 5.0 固态硬盘比 PCIe 4.0 强在哪里呢?在带宽方面,PCIe 5.0 的理论带宽为 32GT/s,是 PCIe 4.0 的两倍。在固态硬盘所使用的 X4 通道下,PCIe 5.0 固态硬盘的理论带宽可以达到 16GB/s,受物理损耗影响,实际可用带宽约为 14 GB/s 左右。而 PCIe 4.0 理论带宽为 7.877GB/s,实际可用带宽约为 7GB/s 左右,刚好也是 2 倍的差距。

图片

带宽和传输速率增加后,也就意味着固态硬盘的主控和颗粒负载更高,所以 PCIe 5.0 的功耗和发热普遍高于 PCIe 4.0,同样需要搭配散热片或主动散热方案。比如致态 TiPro9000 就标配了可拆卸式散热器。

图片

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力,致态 TiPro9000 1TB 和 2TB 仅上市 2 个多月便拿下了京东 PCIe 5.0 固态硬盘销量榜的前两名,这就是实力的体现,直接力压了第 3-4 名的台企和第 5 名的韩国大厂。

图片

如今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乘胜追击,推出了【4TB 大容量版本】,用以满足高性能的游戏玩家和专业内容创作者的场景。

图片

  • 「型号」:致态 TiPro9000 PCIe 5.0 固态硬盘

  • 「缓存」:4GB LPDDR4

  • 「闪存」:长江存储 TLC 颗粒(晶栈®Xtacking®4.0)

  • 「通道协议」:PCIe 5.0 ×4

  • 「容量」:4TB

  • 「连续读写」:读速 14.5GB/s,写速 10.5GB/s

  • 「4K 随机读写」:读取 2000K IOPS,写入 1600K IOPS

  • 「TBW」:2400TBW

  • 「平均无故障时间」:150 万小时

  • 「工作温度」:0℃-70℃

  • 「保存湿度」:-40℃-85℃

  • 「规格」:M.2 2280

  • 「产品尺寸」:80mm×22mm

  • 「散热马甲」:75mm×23.3mm×10mm

  • 「重量」:8g

  • 「质保」:5 年


二、作为 PCIe 5.0 固态硬盘,致态 TiPro9000 的硬件堆料有哪些升级?

第二部分我们来聊聊致态的硬件堆料,首先来开个箱,可以看到 TiPro9000 采用了银白色的包装,正面印有产品的外观和型号。

图片

产品包装的背面印有更多的信息,特别是产品的序列号、容量、质保、服务信息等一系列内容。

图片

包装盒有一次性的封条,撕去封条打开固态硬盘包装之后,取出内部的白色塑料盒和产品说明书。

图片

就可以看到致态 TiPro9000 的固态硬盘主体,还标配有一个黑色的散热器,并附赠了一个三用小螺丝刀,上手即用。

图片

取出固态硬盘,可以看到它采用了单面颗粒布局,此面贴有白色的贴纸,印有致态(ZHITAI)和 TiPro9000 的型号。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左下角的“Powered by YMTC Xtacking”,意为“由长江存储 Xtacking 技术驱动” 。

图片

这就点明了致态 TiPro9000 采用了长江存储新一代晶栈 ®Xtacking® 4.0 架构的闪存颗粒。相比于 3.0 架构得到了优化,同时堆叠层数更高,实现了更高的数据带宽和读写性能,还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图片

我们揭开产品标签贴纸来看看致态 TiPro9000 内部的硬件配置:

  • 「红色主控」:红色部分为主控芯片,支持 PCIe 5.0 协议和 NVMe 2.0

  • 「绿色缓存」:蓝色部分是独立缓存芯片,LPDDR4 颗粒,缓存大小 4GB,达到了 1TB 搭 1GB 的配置。

  • 「蓝色闪存」:蓝色部分是两颗闪存,使用的是长江存储 ®Xtacking® 4.0 架构原厂 TLC 颗粒。

图片

翻到固态硬盘背面,还可以看到产品信息的贴纸,主要是产品工作电压/电流、序列号、质保、产品认证等信息。

图片

最后,我们来看看散热器,致态 TiPro9000 配备的是一个被动散热器,对于产品温控真是更有信心,毕竟不少其他固态硬盘都是主动散热方案。

图片

上下两片为黑色喷砂氧化工艺的哑光铝合金,通过凸起的构造实现了双斜面风道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散热效率。而且内部两面都贴有导热硅胶片,顶部的硅胶片还是按照固态硬盘的主控、缓存、闪存单独分区的。

图片

总体来说,致态 TiPro9000 的外观设计和硬件用料是非常扎实的,基本上是消费级 PCIe 5.0 固态硬盘的配置天花板了,接下来就看性能表现如何了。


三、PCIe 5.0 到底有多强?致态 TiPro9000 实测告诉你答案

❶ 测试平台

图片

第三个部分我们来实测看看致态 TiPro9000 的性能表现,测试平台为 i7-13700K + Z790 方案。

  • 「CPU」:i7-13700K

  • 「主板」:技嘉雪鹰 Z790 AERO G DDR5 WIFI

  • 「显卡」:技嘉雪鹰 GeForce RTX 4070TI 显卡 AERO OC

  • 「内存」:光威天策-皓月白 DDR5 6000 32GB 内存

  • 「散热」:九州风神冰魔方 360 水冷

  • 「电源」:ROG STRIX雪鹰 850W 白色

  • 「机箱」:乔思伯松果 D41 MESH

主板自带 PCIe 5.0 M.2 插槽,支持 PCIe 5.0 x4 通道的 M.2 2280 固态硬盘,完美契合致态 TiPro9000。

图片

可以看到技嘉雪鹰 Z790 AERO G 的 M.2 主固态硬盘位和 PCIe X16 插槽共享基于 CPU 的 PCIe 5.0 总线和带宽,能够与 CPU 直接进行数据交互。但如果该 M.2 固态硬盘位被使用,那么 PCIe ×16 插槽就最高以 ×8 带宽运行,这个问题只有在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 系列处理器才能得到解决。

图片

在安装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时,可以选择直接上机搭配主板的散热装甲,或者使用致态自带的散热器,为了充分测试这块固态硬盘的性能,我就没有安装独立显卡。

图片

通过 CrystalDiskInfo 查看,可以看到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的传输模式为 PCIe 5.0 ×4,采用 NVMe 2.0 标准,支持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功能。固件版本为 ZTA31001,健康状况良好,温度 42℃。

图片

❷ 基准性能

▼ CrystalDiskMark 测试

第一项进行的 CrystalDiskMark 测试,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14180.14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13513.69MB/s。4K 随机读取速度为 110.73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418.44MB/s。其中 RND4K Q32T16 随机读速为 8132.52MB/s,随机写速为 8128.05MB/s。

图片

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写次数分别达到 13523.24 IOPS 和 12887.66 IOPS。4K 随机读取次数为 27032.96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102158.45 IOPS。其中 RND4K Q32T16 随机读取次数为 1985479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1984387 IOPS。

当然这远不是这款致态固态硬盘的极限,专业媒体搭配 i9-14900K 平台测出了 14.6GB/s 和 13.9GB/s 的顺序读写速率,4K 随机读写次数飙到了 2158K IOPS 和 2062K IOPS。

图片

▼ TxBENCH 测试

TxBENCH 的测试结果中,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的 512KB 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13939.88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13682.21MB/s,4K 随机读取速度为 99.342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272.757MB/s。

图片

▼ ATTO 磁盘基准测试

然后测试的是 ATTO 磁盘基准,可以看到最大的顺序写入速率在 11.97GB/s,最大顺序读取速率在 12.67 GB/s。

图片

随机读写方面,随机写入次数峰值 136.69K IOPS,随机读取次数峰值 169.34K IOPS。

图片

▼ 3DMark 硬盘测试

在 3DMark 硬盘测试中,平均带宽 1044.71MB/s,平均存取时间 29μs,基准测试得分 6146 分。

图片

▼ PCMark 10 硬盘测试

PCMark 10 完整硬盘测试中,获得 6241 分,带宽为 966.00MB/s,总存取时间 26.0μs。

图片

我把前面的读写性能数据对比了同样是 4TB 的 PCIe 4.0 NVMe 固态硬盘,可以看到 PCIe 5.0 协议的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呈现出了翻倍的性能优势。

▼ 顺序读写性能对比

图片

在随机读写性能方面,PCIe 5.0 的致态 TiPro9000 也展现出了相当的性能优势。

▼ 随机读写(RND4K Q32T16)性能对比

图片

在 PCMark 10 和 3DMark 的性能对比中,数据带宽、跑分基本都是翻倍,同时平均存取时间都是腰斩,代际提升相当明显。

▼ PCMark 10 性能对比

图片

▼ 3DMark 性能对比

图片

❸ 生产力工具测试

接下来我们来测试下致态 TiPro9000 在生产力工具方面的表现,最近几个月,DeepSeek 这款国运级的 AI 产品着实火了一把,奈何在官网上总会遇到“由于技术原因,联网搜索暂不可用”、“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的问题。

图片

所以不少小伙伴都开始尝试本地化部署的方案,我主要通过 Ollama 的软件进行了一键式部署。在官网下载客户端,然后在命令提示符中拉取模型即可完成部署。

图片

然后再借助 Cherry Studio AI 助手平台接入 Ollama 的 API,就能够实现图形化的回答界面了。我显卡为 RTX 4070 Ti(12GB),所以选择的是 DeepSeek-R1(14B)的蒸馏模型。

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本地化的 DeepSeek 可用程度还是相当的高,不论是知识解答、逻辑推理、语言生成、情感理解、复杂指令都回复准确,也有详尽的思考过程,日常使用绰绰有余了。

图片

虽然 DeepSeek 主要吃内存和显存的性能,但是一块好的固态硬盘依旧可以提供不小的帮助。比如 DeepSeek 模型通常具有较大的文件体积。在部署过程中,需要将模型文件从存储设备加载到内存中。PCIe 固态硬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模型文件的读取,大大缩短了模型的加载时间。

同时在 DeepSeek 的运行过程中,可能需要频繁地读取训练数据、写入中间结果或更新模型参数。固态硬盘的高带宽和随机读写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高频率的数据传输需求。

图片

接下来我在 Adobe Lightroom 中对比了致态 TiPro9000 和 PCIe 4.0(4TB)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首先导入了索尼 A7R4 拍摄的 100 张 RAW 格式图片(单张 120MB),按照如下设置进行基本操作,然后同步。

  • 「基本」:亮度+1.5、对比度+5、高光-90、阴影+30、白色色阶-50、黑色色阶+5、纹理+5、清晰度+5、去朦胧+5

  • 「镜头校正」:移除色差、启动配置文件校正

图片

然后启动【AI 去杂色】功能,该项功能需要将处理好的 DNG 图像数据写回到固态硬盘中,最后再将处理好的照片导出到测试的固态硬盘中。为了测试固态硬盘性能,缓存、素材、导出均位于同一固态硬盘。

图片

从两款固态硬盘的对比结果来看,去杂色的耗时差距是最明显的,致态 TiPro9000 仅耗时 24 分 35 秒,而 PCIe 4.0(4TB)耗时 28 分 53 秒。不过在照片导出方面,二者耗时比较接近,看来该项测试对于固态硬盘压力不大。

图片

然后我又测试了达芬奇,选择了从影视飓风素材库下载的三段 8K 和六段 12K 的 RAW 视频素材,拼接成了一个短视频,按照 8K/25fps(8192×4320) 的规格,用 MP4(H.265) 的格式进行封装。

图片

从两款固态硬盘的对比结果来看,导出速率差距非常大,致态 TiPro9000 仅耗时 4 分 43 秒,而 PCIe 4.0(4TB)耗时 15 分 06 秒,时间是前者的 3.2 倍,足以看出性能差距。

图片

另外对于 Davinci Resolve 这种视频创作工具,动辄一个项目就是几十上百 GB 的空间,如果再加上缓存,空间的占用是相当夸张的。所以在过去我基本上都是一个 2TB 固态盘负责缓存,另一个 2TB 固态盘存储素材。

图片

如今致态 TiPro9000 本身就有 4TB,完全可以既存素材,又放缓存,相比于两个固态之间读写速率更高,视频的渲染导出也更加高效,这就是 4TB 大容量的魅力了。

❹ 致态天枢大师固态硬盘管理软件

最后,致态为 TiPro9000 4TB 提供了一款【致态天枢大师固态硬盘管理软件】,在软件中可以读取当前固态硬盘的信息,如健康状况、使用比例、工作温度等。

图片

点击查看更多之后,还可以查看固态硬盘的传输模式、接口类型,以及更关键的主机总计读取写入容量、通电次数时间等情况,可以清晰的判断固态硬盘的使用情况。

图片

在 S.M.A.R.T 信息界面,可以看到固态硬盘的健康状况等诸多信息,以满足日常维护与检测的需求。如果状态指示灯变为红色,用户就需要多多关注了。

  • 「严重警告标志」:当前值为 0,表明目前没有严重警告。

  • 「综合温度」:当前值为 136 ,这里数字的单位未显示,通常固态硬盘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可能需结合软件设定判断这个温度是否正常。

  • 「可用备用容量」:当前值 00000064,代表剩余的备用存储空间。

  • 「可用备用容量阈值」:当前值 0000000A,是备用容量的临界值,当可用备用容量接近这个值时可能需要关注。

  • 「已用寿命百分比」:当前值为 0,说明固态硬盘几乎没有使用损耗。

  • 「读取单位计数、写入单位计数、主机读命令计数」:这些数值分别记录了固态硬盘的读取、写入操作和主机读命令的次数,用于评估固态硬盘的使用频繁程度 。

图片

最后,该管理软件还提供了「安全擦除」的功能,如果你有转增或者出二手的需求,建议对固态硬盘进行安全擦除,以确保原有数据无法被恢复。

图片

❺ 发热控制

最后我们来看看致态 TiPro9000(原装散热器)的发热控制,测试选取了 AIDA64 的硬盘测试进行全盘读写,读写到 50% 左右时,检查温度。可以看到在致态 TiPro9000 4TB 的内部温度为 53℃,外部温度为 56℃。

图片

总体来说,致态 TiPro9000 4TB 的发热控制还是相当不错,相比之下,部分 PCIe 5.0 固态硬盘在满载持续读写时温度可能会达到 70 - 80℃ 甚至更高,这可能就会损害固态硬盘寿命了。


四、如何评价致态 TiPro9000 4TB 固态硬盘这款 PCIe 5.0 产品?

经过本文的详细测评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致态 TiPro9000 4TB 固态硬盘的使用体验。作为国产首个 PCIe 5.0 产品,致态 TiPro9000 系列展现出了惊人的性能与生产力优势。

图片

实测下来,致态 TiPro9000 4TB 的顺序读写性能高达 14.2GB/s 和 13.5GB/s,基本上达到了 PCIe 5.0 ×4 协议的带宽上限。同时它还有 1985K IOPS 和 1984K IOPS 的随机读写性能,特别是随机写入性能比标称高了不少。

图片

在 Adobe、Davinci 等专业创作软件中,可以给用户提供极为优异的存储优势。特别是 4TB 版本的大容量,能够满足动辄数百 GB 的项目存储需求,特别契合专业工作室的使用场景。

图片

最后在可靠性方面,致态 TiPro9000 具有 150 万小时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BF),4TB 版本的可靠写入总数据量更是达到了 2400TBW。此外,官方还为致态 TiPro9000 提供了 5 年的有限质保,解决了数据存储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致态 TiPro9000 固态硬盘共有 3 种容量标准:1TB / 2TB / 4TB,分别适合不同的用户群体,大家按需选择即可。我个人会比较推荐 2TB 版本,性价比相对较高,同时读写性能也是对标 4TB 版本。当然如果预算充足,可以放心冲 4TB,因为 PCIe 5.0 + 大容量真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1TB(¥999)」:适合个人用户、游戏玩家

  • 「2TB(¥1649)」:适合自媒体博主

  • 「4TB(¥2999)」:适合专业工作室、性能发烧友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