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升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度点名量子科技,产业新风口来了!

3月5日,2025全国两会在京召开。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两次点名量子科技。2024年工作回顾中提到,2024年,“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从2023年到2025年这三年间,《政府工作报告》对量子科技的提法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年的最新工作任务释放出什么信号?

图片

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量子科技提法的呈递进式变化

三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统一称“202X《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量子信息、量子技术、量子科技的提法变得更加具体。

从“成果丰硕、实现突破,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再到今年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未来产业增长机制”的表述,这一递进式变化所释放的信号是量子科技产业或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活力。

图片

来源:中国政府网


量子科技作为未来产业之一,2025年在技术研发和商业推进方面,也许都将发生新的升级,未来产业园也更有可能释放科技力量,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量子信息、量子技术、量子科技”相关内容的具体变化如下:

2023《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量子信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图片

战略升维:十五五”将启,

量子布局从顶层设计转向实施攻坚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幕的历史交汇点,我国对量子科技的战略布局已经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演进特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科技纳入“未来产业规划”框架,以“开辟新赛道”的战略眼光完成顶层设计。时隔一年,政策导向已转向“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和“培育未来产业”,从制定发展规划到建立投入机制,从开辟赛道到培育产业,标志着量子科技布局风向实现从立柱架梁到添砖加瓦的跨越式转变。这种由宏观布局向微观落子的战略深化,背后离不开我国在量子关键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也凸显国家将量子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战略考量,为“十五五”时期的突破奠定坚实基础,意义非凡。

目前,我国量子技术综合水平位列国际第一梯队,在量子通信方面全球领先,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比如,中电信量子集团依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构建天地一体、纵横相连、跨域互通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城域网方面,全球首创量子通信新型基础设施架构,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重点城市建设量子城域网。

随着政策的纵深布局与科研持续攻关,未来将会涌现更多创新成果。

图片

创新突围: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量子科技等“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意义更加显著

除了直接点名量子科技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创新实力、科技自立自强的部分内容也与量子科技高度相关。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而在官方定位中,量子科技正位于“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类目下。

为什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此重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前,欧美“环中国”量子链已基本闭环,意图通过科技制裁遏制我国量子技术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构建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量子核心技术体系刻不容缓。

图片

图:“天衍”量子计算机

来源:中电信量子集团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