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1.6万名牧民!为获得国家级荣誉的“雷锋团队”点赞!

早春三月,寒风依然料峭,但苏尼特草原上却暖流涌动。一支特殊的车队载着3吨清水,带着专业工具,正穿梭在牧民家之间——苏尼特左旗牧民互助服务中心的队员们用七年时光在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5685平方千米的草原上,写下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PART.01

牧民点赞的“及时雨”

“突突突——”印着绿色标识的拉水车碾过残雪,稳稳停在宝日嘎拉家门前。牧民边接水管边算账:“现在花150元油钱就能用上大半个月,比过去省下1天时间、少跑60公里路!”

图片

这个让8个嘎查牧民交口称赞的牧民互助服务中心,成立初衷格外朴实。苏尼特左旗牧民互助服务中心负责人云涛望着无垠草原说:“看着老人跪着修围栏,谁忍心?”
PART.02

点燃草原深处互助星火
2018年,云涛联合4位牧民自费建起的200平方米库房里,电焊机迸发出第一簇火花。谁也没想到,这把为老人焊接羊圈栅栏的焊枪,点燃了整个草原的互助星火。

图片

为人民服务是不变的宗旨。如今,苏尼特左旗牧民互助服务中心已吸纳众多掌握多种技能技术的年轻党员和牧民,库房里已备齐多种专业设备:能装载3吨水的罐车、牲畜药浴专用设备……队员们永远保持手机开机状态,后备箱里的工具随时“待命——他们心里记着的一直都是牧民家的急难愁盼。
PART.03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哥,你手机24小时开机图啥?”面对弟弟云峰的疑问,云涛深夜冒雪救回被困牧民的行动给出了答案。现在云峰已成为队伍主力,还带动了多名老乡加入。

大学生格希格都仁的假期与众不同:白天跟着车队送水、捡垃圾,晚上学习牧业生产知识。“草原教会我们,帮别人也是在守护自己的家。”

PART.04

荣誉和牧民的笑脸一样珍贵
图片
图片
7年间,这支队伍从5人发展到30人,服务范围覆盖1.6万牧民。当“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牌匾送到时,云涛正和队员们给牧户送草料。“这些荣誉和牧民的笑脸一样珍贵。”他搓着冻红的手说。
未来要做这三件大事
1.建技能加油站:邀请兽医专家、养殖能手开展定期培训

2.生态养殖推广:推广舍饲圈养,推动生态与牧业和谐发展

3.志愿传承: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传承互助精神
图片
图片

夕阳为草原镶上金边

那辆熟悉的绿色皮卡又驶向天际线

车斗里装着新焊的羊圈栅栏

也载着新时代牧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它在沾满机油的手掌间

在牧民门前的车辙印里

在草原生生不息的传承中

转载请注明来源:锡盟融媒微信公众号

记者:文/道力亚 视频/苏圣宇 赛晗

编辑:孟丽鹏
校对:李晓旭
二审:刘江岩
三审:贺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