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沈从文也写过惊蛰?这些经典仿写绝了!

当第一声春雷轰然乍响,惊落了冬日的残梦,唤醒沉睡的大地,我们就此迎来了惊蛰


众多文学大师将惊蛰时节的万千气象融入动人篇章。在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里,惊蛰带着潮湿的诗意,“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他笔下,厦门街悠长的雨巷、湿黏的苔藓,弥漫着蚯蚓与蜗牛的腥气,记忆袭来,依旧湿淋淋。


惊蛰在余光中笔下是这般模样,你是否好奇,在鲁迅冷峻深刻的文字、老舍京味十足的语言,以及沈从文清新质朴的文风里,又会呈现出怎样截然不同的风貌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场 “以文学大师的口吻说惊蛰” 的趣味仿写。让我们在大师们的经典风格中,重新感受惊蛰的魅力。



我们在文中留下了一个小悬念

邀请书友们猜一猜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参与

我们将从猜对的读者中

随机抽取一位送出小礼物哦




01

图片

鲁迅

图片

我翻开日历一查,这节气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二十四节气”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一句话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惊蛰”!


[原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惊蛰的雷声一响,

有的人欢呼雀跃,好似发现了新大陆,

忙着在朋友圈晒出 “春天的第一朵花”

有的人则被那声雷吓得一哆嗦,

咒骂这扰人清梦的动静,

而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原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而已集·小杂感》





02

沈从文

图片
图片


春雷,新叶,虫鸣,

最是活泼的黑身黄纹红眼睛的山雀儿,

也都带着惊蛰的讯息。


[原文]: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

——《月下小景》




惊蛰的春雷一响,湘西的天地就热闹起来。

细雨如银线,纷纷扬扬

坡上的茶树,经雨一淋,愈发鲜绿

草丛里,蛰伏的虫儿被惊蛰唤醒,

窸窣声此起彼伏,好似密雨。

冷不丁,不知从哪片草丛中,

一只雀儿 “叽叽” 叫了几声,

没一会儿,像是意识到这惊蛰虽到,

也不该太吵闹,便收了声。


[原文]: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边城》





03

图片

卡夫卡

图片

在春天的怀抱里写着:我在孕育所有希望。

惊蛰的呼喊中写着:所有希望都在觉醒。

共同的是:希望。


[原文]: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在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则是:一切障碍在摧毁我。共同的是这个“一切”。

——《卡夫卡全集》





04

史铁生

图片
图片

但是惊蛰

它每时每刻都是沉睡的终结也是新生的肇始。

当它沉默着撞破冰层唤醒沉睡蛰虫之际,

正是它在另一处轻吻着枝头

催生嫩绿新叶之时。


[原文]: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我与地坛》





05

图片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作家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


图片

多年以后,

面对惊蛰雷鸣,

他望向窗外蓬勃的新绿,

将会想起祖父带他见识

虫蚁苏醒的那个遥远清晨 。





06

老舍


图片
图片

惊蛰唤醒沉睡的一切,

唤醒繁华,也唤醒贫瘠;

唤醒义人,也唤醒不义的人。

其实,惊蛰并不偏袒,

因为它唤醒的是一个亟待觉醒的世界 。


[原文]: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骆驼祥子》





07

图片

冯延巳

图片

惊蛰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原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谒金门・风乍起》





08

陀思妥

耶夫斯基

图片
图片

纵然嗅不到春泥,

我仍然知道有惊蛰

而知道有惊蛰

不正是生机的全部奥秘所在吗?


[原文]:纵然看不见太阳, 我仍然知道有太阳。 而知道有太阳 ,不正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吗?

——《卡拉马佐夫兄弟》





09

图片

徐志摩

图片

悠悠的雷声响了,

正如那悠悠的韵;

它悠悠的吟唱,

唤醒酣眠的蛰虫


[原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





10

列夫・托尔斯泰

图片
图片

惊蛰的春雷声声相仿,

蓬勃的草木处处不同。


[原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猜一猜# 

你知道05 是哪位作家吗

原文出自哪里呢

欢迎打在评论区

我们将选取一位送文创哦


也欢迎大家模仿你喜爱的作家文风

来仿写惊蛰

通过你的笔触

让更多人领略惊蛰的别样风姿



图片


编辑 | 廖茹画  万珺璐(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