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批人工耳蜗集采落地,患者花费从15万降至3万

“正好赶上人工耳蜗集采落地,孩子顺利植入了第二侧的耳蜗,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3月3日中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等待区翘首以盼的张女士激动说道。

就在刚刚,她的孩子,一位4岁的小患者刚刚结束了人工耳蜗植入术,这场手术也让她的家庭结束了三年半的等待。

张女士家中的三胞胎都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需要植入人工耳蜗,但老大在一周岁时仅植入了单侧。“我家老大当时右耳听力还可以,就一直配戴着助听器,近几年右耳听力一直在下降,人工耳蜗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一直在等政策落地。”张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2024年12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量共1.1万余套,共有5家企业中选。2025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当天,第五批国家集采人工耳蜗正式落地山东,这台手术也成为山东首批人工耳蜗集采落地的首例手术。

“除临床常用产品外,能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首次进入中选范围,张女士的孩子植入的便是这款。”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张寒冰介绍,这款人工耳蜗植入体更加轻薄,减少了磨骨深度,手术时间也因此缩短了5—10分钟。

“人工耳蜗是重度听障患者回归有声世界的‘希望之门’,但长期以来,高昂的价格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建桥介绍,此次国家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目录,通过“以量换价”,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75%,让原本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耗材更加亲民,患者及其家庭负担大大减轻。

据了解,此次手术使用的人工耳蜗植入体集采前价格约为28万元,一场手术下来,患者实际花费在15万元左右。如今,人工耳蜗体内机和体外机都已纳入集采范围,患者全程花费减少到3万元左右。

“人工耳蜗植入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最有效的方法。”张寒冰介绍,双侧听力恢复后,患者对于噪音环境下的语言识别、听声辨位等会更有优势,为使听障群体沟通能力尽快恢复,希望有需求的患者可以尽早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也希望全社会增加对听障群体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包容。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