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90后小伙陈雷和三名队友,背着鼓鼓的工具包匆匆赶路,金属剪子与梳子在包里叮铃相撞。他们此行,是为长江医院康养部20多位老人理发。九点未到,走廊长椅上就已坐满了等待理发的老人。
十点整,最后一个发卷扫进簸箕,陈雷将老人搀回轮椅。来不及说太多话,陈雷和三名队友收拾完理发包,迅速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据陈雷介绍,从去年起,他会在每周二调休的时间,驱车两小时前往楠木溪村,为村中的留守老人理发。在老人家门口的空地上,便支起了一个“可移动的理发摊”。
“我只是个理发师,也没什么大本事,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陈雷的朴实,也是这支团队的底色。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义剪步履不停
作为爱心义剪团队的领头人,王楠楠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七年,为数千人免费理发。但最让她挂心的始终是那些攥着衣角发抖的孩子、佝偻着背等待的老人。“有个叫星星(化名)的女孩第一次剪发时全程发抖,如今她已是医院的护士,休假时还会来店里帮忙。”说起这些,王楠楠眼角露出笑意。
2022年,王楠楠成立自己的理发工作室,却始终放不下那份牵挂。“爱心义剪不能断。”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聚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陈雷便是其中积极响应的一个人。“每次看到那些孩子剪完头发能清清爽爽的,就觉得必须坚持。”王楠楠说。
那些颤抖着递来的谢意,仍深深印在王楠楠的脑海中。福利院九十岁的张爷爷用布满沟壑的手,将捂得温热的橘子塞给她:“你们年轻人做的事,暖着心呐!”这份滚烫的认可,化作爱心义剪团队风雨无阻的动力。
“剪发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为他们停下脚步。”2024年,王楠楠团队获评市儿童福利院“爱心单位”,但她更看重的是悄然生长的改变:曾经沉默的孩子开始笑着挑选发型,独居老人掐着日子盼着那抹熟悉的身影。“荣誉是鼓励,更是承诺。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王楠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