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预算报告多处内容涉及政府采购

今年全国两会,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其中多处内容涉及政府采购。

《预算报告》介绍了2024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方面。比如,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制度完善首(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鼓励创新产品研发和推广运用。出台实施政府采购领域三年行动方案对6000多家代理机构、3万多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检查,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

对于2025年主要财政政策,《预算报告》提出,要着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强化企业在创新链、产业链中的作用。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用好税收专项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在扎实做好2025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方面,《预算报告》要求,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政府各项开支要精打细算,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经费等支出,严格限制楼堂馆所新建、修缮和装修,加强对政府采购新增资产配置的管理推动精简规范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在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对业务全流程各环节进行优化,通过内部控制、信息化等手段,严格把控工作细节,切实改变部分领域粗放管理模式。在管理的标准化上下功夫,动态完善项目支出政府采购资产配置等各方面标准做到有规可依、标准清晰、约束有力。在管理的法治化上下功夫,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财政法律规范体系,坚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工作。

此外,《预算报告》明确,财政部门将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指导,配合做好预算法消费税法政府采购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立法修法以及对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政府债务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等工作。

图片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编辑|彭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