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
刚刚,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做了重要部署。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对此,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博士解读如下:
【1】置于“防风险”的第一位
房地产继续放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部分,且放在“防风险”的第一位,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意味着2025年重点领域风险中,防范房地产风险最重要。这已影响到地方财政稳定、居民获得感、安全感,以及全社会消费,上下游稳定和就业、收入等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
一方面,这与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尽管2024年四季度房地产出现止跌回稳的迹象,但2024年全年下跌也比较明显,从今年1-2月的数据来看,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环比均出现下跌,而且从就业、预期等基本面来看,回稳的基础仍待夯实。
【2】迫切释放增量政策
目前,存量政策应出尽出,2025年房地产能否真正实现止跌回稳,关键看增量政策。
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释放刚需和改善。城中村和危旧房,涉及的主要是年轻人、新市民的刚需,老市民的改善,这是当前住房结构性需求的生力军,主要集中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各地级市也有。
2025年初,包括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郑州、西安等地,均规划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且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同时还将彻底完成认定的危旧房改造。
为此,近期专项债发行加速,且可以用于旧改资本金,专项借款将跟进投入,同时房票安置也成为重要的补偿方式。
【3】土地严控增量、消化存量
目前,各地土地库存比较大,去化周期远超过房屋。这是制约房地产价格稳定、止跌回稳的关键,但各地基于财政考虑供地的积极性很强。
因此,会议提出合理控制新增供地,意味着短期内要控制供地,缓解供求矛盾,引导市场预期,稳定了再谋求未来发展。
同时,要将已经供应的未开发用地,特别是不适应当前需求形势的存量用地,商办用地盘活,要么收回暂时不出让,要么调整规划(用作公共用地或用作好房子用地),消化了存量,缓解了供求关系,企业手上的地盘活了,才能谋求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还提出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方式,意味着城市空间不能再外延式扩张,导致地方财政和债务压力大,而要转向集约化、紧凑型、功能互补、产城融合;用地方式要基于人口形势、产业需求等向存量转变,向功能复合转变。
【4】提高地方自主权,收购存量房
这是重大的突破。现在,不仅土地库存大,房屋库存也大,特别是2022年之前出让的地块建设的房屋,位置、户型、配套均与当前需求不符合。
近期,土地收储获得了进展,但房屋收储提出的早,却没有明显进展,主要是要求各地要有2家国企来承担,坚持市场化、法制化、资金平衡的原则,按照白菜价来收购,即土地划拨成本+建安+5%的利润等等,这导致收购很难推进。
此次明确,主体、用途、价格地方可以自主,意味着2025年存量房收购将加速,这对于解决库存去化、稳定房屋价格,进而稳定市场预期,实现止跌回稳具有重要的意义。
【5】扩宽保障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2025年,专项债、再贷款、专项借款在收购存量做保障房、收储土地、城中村等方面的使用规模会提高,严格界定资金在单个项目上的平衡,将转向更大范围的统筹平衡。
比如全市统一平衡,中长期再平衡,或者调入其他资金来确保平衡,这在收储土地上已开始实施,预计在收储房屋、城中村改造上也将全面实施。
另外,收回来的房源将用作安置房、人才房、保障房等,解决城中村安置历史遗留问题,保障房筹集等,从而也能撬动城中村改造项目。
【6】保护购房者利益
融资协调机制继续完善,通过夯实项目公司法人实体,资金闭环,预售资金监管和合理提取等,将房企风险和项目隔离,实现风险切割和阻断,让风险最小化的同时,保障债权人和小业主的利益。这使得银行投放贷款的积极性提升,小业主买期房的积极性提升,既防风险,也保稳定。
另外,在新模式,好房子方面,一方面在于谋划未来的发展空间,比如现房销售、城镇化的潜力,由租转买,新房和二手房的循;
另一方面好房子的潜力很大,也是结构性的有效需求。这些,体现了短期稳定和长期发展的权衡。
【7】房地产政策前景预判
此次对房地产的表述,突破性比较大,通过去库存来缓解供求关系,止住下跌预期,实现止跌回稳。
一是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架构下,专项债、再贷款投放的领域和范围扩大,包括用作资本金,解决了去库存的资金来源;
二是存量收购房和地,在资金平衡上的范围扩大了,从项目平衡转向区域、中期等更大范围平衡;
三是债务置换和土地收储,将地方国企和城投的动力激发,承担起稳楼市、去库存的带头作用;
四是存量盘活与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票安置、保障房和人才房筹集紧密结合,达到多方目标,促进良性循环,这有助于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尽快实现止跌回稳。